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河南灵宝现6000多年前制陶业特征显著的史前聚落

大众日报 2020-05-30 09:59 大字

据新华社 随着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发掘的推进,一座制陶业特征显著的仰韶早期聚落揭开面纱,房址、陶窑、经淘洗加工的细泥块及大量草木灰、烧土等,为研究仰韶早期山区小遗址的聚落功能提供重要依据。

“遗址出土陶窑31座,其中一座竖穴式升焰窑堪称同时期‘最先进’,窑室底部一周有11个圆形火眼,火门、火膛、窑箅等结构完整,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的仰韶早期陶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灵宝城烟遗址发掘领队魏兴涛说。

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发达的制陶工艺为人熟知。这一时期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绘画手法高超娴熟,达到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巅峰。

灵宝城烟遗址发现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数量最多,褐陶和灰陶较少。出土陶器的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黑彩宽带纹、三角纹等。

“以往发现的仰韶早期陶窑形制小,结构简单,多为横穴窑。竖穴升焰窑结构更合理,火用效率有所提高,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陶器质量也更好,质地更坚硬。”魏兴涛说。

魏兴涛表示,窑箅构造进一步增强火用效率。“早期的陶器烧造是堆烧,把陶器直接放在火堆里烧。窑箅就像蒸馒头的箅子一样把陶器支撑起来,用的是火焰温度最高的外焰。”

新闻推荐

中国最能写古典戏剧的剧作家王仁杰先生走了

澎湃新闻记者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获悉,5月29日晚9点19分,中国著名的戏曲剧作家王仁杰在福建泉州去世,享年78岁。王仁杰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