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讲好南京故事 南京推“南京学”构建自己的城市学体系

澎湃新闻 2020-05-29 21:22 大字

如今,南京也有了自己的“南京学”。

5月29日,南京举行“南京学”专家研讨会暨《南京学研究》一书首发式,此举意味着,近年来南京一批专家学者长期呼吁创立的独立地方学——“南京学”取得首批研究成果。

“南京学”首个研究成果《南京学研究》

《南京学研究》是在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南京市社科联(社科院)、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和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共同策划,于今年5月正式出版。

“关于建立“南京学”的倡议已有专家提了很多年了。”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告诉澎湃新闻,国内国外有关城市学已有先例,例如北京学、温州学等,觉得历史文化深厚的古都南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城市学,以讲好属于自己的城市故事。

狭义上,一个城市的城市学只是装载城市的历史文化,中观维度上,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交通生态等都可以纳入城市学的内容,宏观上,则可包罗城市万象。 ““南京学”暂定为中观维度。希望不光记录研究南京的历史文化,还有南京多年来生产生活方式、制度的变迁。”曹劲松说。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次专家研讨会上,不仅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学者专家,也有城市建筑学、产业创新等领域专家出席。

研讨会现场

研究团队希望能够通过“南京学”的研究挖掘提炼出南京的气质特质,对外塑造城市独特的形象标识。

“比如上海的“海派文化”,已经鲜明地概况并提炼了上海的城市特质。”曹劲松表示,而南京目前的文化基因比较多,古都文化、红色文化、民国文化等都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内涵,然而能否将这种种元素凝聚成一个符号,则是对“南京学”接下来研究的一个考验。“也就是勾勒出南京的“魂”。”

然而研究团队并不想将“南京学”单纯用来钩沉过去,更重要的是,怎么服务当下和定义未来。

“我们讲南京故事还是要讲能够推动南京发展的故事,不能把“南京学”的研究跟南京城市发展分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说。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也表示,历史文化等城市资源,完全可以为生产生活服务,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好比文化遗址成为旅游资源。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现在已经在研究,把一些南京的历史文化元素植入到制造业、服务业中,“比如南京的“江宁织造局”,完全可以围绕《红楼梦》做强相关文化产业。”曹劲松告诉澎湃新闻。

研究团队计划每年出两本有关“南京学”研究成果的书籍,内容将逐渐分类细分,力争涵盖南京社会发展的各大领域,并力图将研究成果形成咨政建言、智库专报递交给政府部门,以将南京学的研究打造成为推动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文化动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港媒:港澳知名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将于7月10日出殡

海外网5月29日消息,据香港东网报道,港澳知名爱国企业家何鸿燊于本周二(26日)逝世,享年98岁,何鸿燊将定于7月10日出殡,并将落葬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