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减负”很复杂,理性不可少

滁州日报 2020-05-27 07:46 大字

姜朝晖

202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出炉。截至5月17日,在网民投票选出的10个最关心的两会热词中,“教育现代化”位列第四位。作为民生的热点之一,教育已经连续三年位列热词前五。而在备受关注的教育改革举措方面,“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再次成为投票最高的选项。

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再次成为投票最高的选项,反映了这个话题依然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小学生课业“减负”工作仍然存在改进空间。问题是工作的动力,但前提是要对问题有科学的认识。那么,如何全面、科学认识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问题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中小学生课业“减负”是一个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从参与调研的网民的投票情况来看,不难看出多数群体对中小学生课业“减负”有着深刻的印象。从另外前几项靠前的选项来看,有19%的网民关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19%的网民关注“规范校外线上培训”,17%的网民关注“减轻中小学生教师负担”,这三项总体来看,受众群体或利益相关群体相对要少。相比之下,全国在校中小学生1.5亿,占全部学历教育在校学生的一半还多,背后是至少3亿的庞大家长群体。

不过,我们也要理性认识中小学生课业“减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我们讲中小学生课业“减负”,有一个预设的基本前提,就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从对义务教育学生的调研或监测数据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时间长度、近视率整体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从一个维度证明了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但学习时间长,也可能和教学效率低、教学方式落后和学习方式不当有关,而近视率也与不正确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与孩子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看电视、打游戏有关系。同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轻重还是一种个人主观感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课业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对全国小学生课业负担做了调研,调查显示,85%左右的小学生认为课业负担并不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家长的认知和孩子的感受,并不完全一样。

要辩证对待不同群体课业“减负”问题。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总体上要求对中小学生进一步“减负”,多次出台中小学生减负规定或意见,从考试评价、教学大纲、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校外培训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切实推动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群体也应区别看待,对于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适量“增负”,进一步增加学习难度、深度和广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要适当引导“减负”,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总之,对于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问题,既要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重视广大网民的意见建议,也要科学、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积极引导全社会和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和质量观,推动学校因材施教,寓乐于教,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接受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议论风生

新闻推荐

校园疫情防控不能松劲

邓海建校园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5月11日,北京市初三年级学生正式返校复课,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复课后初三学生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