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用“人脸识别”堵上网游防沉迷漏洞

淮河早报 2020-05-25 08:27 大字

南方日报5月21日刊发的《未成年人的网络打赏好退吗?》一文,谈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关注事后退费,还应关注事前预防。近日有网游公司表示,旗下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严格实施账号实名制度,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深化,不失为一种事前预防的好办法。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个自网游诞生之日起便存在的难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疫情期间,长期居家的未成年人在网游中过度沉迷、过度消费等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家长不断指责游戏运营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诱导孩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运营商则为自己喊冤,认为管教孩子适度娱乐是家长和学校的职责。

事实上,早在2007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就开始推行网游防沉迷系统。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一个唾手可得的成年人身份信息就能轻松破解作为系统关键环节的实名认证。此后10余年里,虽然防沉迷规定不断加码,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防沉迷系统总能被运营商和未成年玩家找到漏洞。

此番网游运营商主动将“人脸识别”这一前沿科技应用于网游实名认证,不仅表现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诚意,对于堵住防沉迷系统的漏洞也将发挥积极作用。虽然目前这还只是个别运营商的“自选动作”,但至少在一些热门游戏中,未成年人想要绕开约束实现“无限畅玩”,光靠过去冒用、伪造身份信息注册账号的小聪明行不通了。

进一步讲,主管部门或可回应公众期待,大力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使之成为各运营商的“规定动作”,并推动建立账号时长共享机制,防止有的未成年玩家一个个游戏换着玩。另外,针对频发的网游过度消费现象,也应要求玩家在充值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验证,使未成年人消费真正得到限制。

需要提醒的是,网游运营商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向用户承诺并严格履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义务,妥善保管各项注册认证信息,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进而打消公众在接受这项技术时存在的顾虑。

当然,用“人脸识别”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只是从技术层面提出的解决方案。家长和学校不能认为有了“人脸识别”就能一劳永逸,更不能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全都推给游戏运营商。当年与网游一同成长的“小学生”如今也成了学生家长,更应该明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网络习惯的重要性。

据《南方日报》

新闻推荐

《南京传》

上期提要:明朝初期的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这定都开国,当了三十一年皇帝,他儿子明成祖永乐大帝继往开来,又接着干了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