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篇 喜看“中哈边境第一村”新变化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婷吉木乃县融媒体记者王朝智塞力克·肯恩斯汗
5月9日,走进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处处一派繁忙景象。全国人大代表,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热依扎·巴合道列提正带着村民装修民族风情园。
“这是今年我们村重点打造的5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村里一代代护边员的护边故事和感人事迹,第二部分是展示百姓过去生活中用过的老物件,希望通过今昔对比让大家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依扎·巴合道列提说。
萨尔乌楞村被誉为“中哈边境第一村”,是中国离哈萨克斯坦最近的村。这些年,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边境一线的扶持力度,边境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2016年,村子实现了脱贫摘帽。
“过去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以放牧为生,生活条件艰苦。近年来,村里通了柏油路,建了幼儿园、医务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热依扎·巴合道列提难掩内心的喜悦。
2010年大学毕业后,热依扎·巴合道列提选择返回故乡,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2015年5月,她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热依扎·巴合道列提每天去村民家走访,和村民一起劳动、聊天,和大家打成一片。她也不负众望,在短短5年时间里,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6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2120元。
“我们利用红色文化、生态环境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等政策机遇,走出了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脱贫困帽’的致富路。”热依扎说,去年萨尔乌楞村接待了1.2万多名游客,今年村里创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希望更多游客到萨尔乌楞村来旅游。
新闻推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坚决守护人民健康的理念再次得到彰显。经历抗击疫情的战斗,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