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一哥”涉笔银行大亨弹眼落睛:海派画家戴红倩将“戴家样”进行到底
原创 初潜逸丁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文│初潜逸丁
坐飞机,翻看航空杂志,封面画的作者,从其线条及构图风格一望即知:沪上知名画家戴敦邦先生的公子戴红倩,在家排行老三。说起来,“阿三”戴红倩绘制杂志封面已经有了一些年头,在圈内有“戴封面”之称,多以申城风物名胜为描摹对象,近来又将笔墨聚焦过往的海派名家俊杰:作家巴金,画家吴湖帆,科学家钱学森,数学家苏步青,建筑师张继光,音乐家聂耳,电影导演郑君里,京剧大家周信芳,国学大师吕思勉……
出差返沪,突然接到戴红倩电话:“画说海上名人,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当然少不了银行家亮相,侬帮我出出主意,画哪位合适?”我思忖片刻,脑海里浮现出一位毕生荣辱沉浮、却怀爱国敬业之心的银行大亨形象,随之将命题抛了过去:“大倩兄不妨画资耀华吧。”
资耀华,这位在在开国大典上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被称赞“对共和国的建立有襄赞之功”的近代银行界耆宿,从业金融近70春秋,“才学兼长,服务精勤”,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声望很高,为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上世纪20年代,留学日本归国的他因有数篇论文在《银行月刊》上发表,深得广纳贤才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的赏识,托人约见资耀华面谈:“我希望你就留在上海银行,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做一番事业。”1928年加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后,资耀华释放拳脚、一展身手,为这家银行布局全国走南闯北竭尽心力,协力数家银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征信所——上海中国征信所,为银行创办“中国旅行社”出谋划策,孕育了国内首家旅行社的诞生……
往事随风,笔墨留痕。戴红倩勾勒的画稿一隅,再现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间隙,周恩来总理与资耀华会面交谈的情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正式宣布公私合营,以实际行动率先为新中国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榜样。在整个转制过程中,资耀华始终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与民族资本肝胆相照,以敏锐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的政策素养,大胆建议,谨慎操作,为全国银钱业开展公私合营带了好头。同时,他怀着对人民政府的满腔热忱参政议政,积极建言。解放初期,一些人想改换“中国银行”的名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资耀华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务必要保留在国际上享有信誉的“中国银行”这块招牌。事后证明,留住“中国银行”名号,实际上为国家保存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大笔外汇,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可谓举足轻重。1959年10月,经周恩来总理提名,资耀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首任主任。
画家戴红倩(左)与父亲戴敦邦(右)
用画笔述说金融家的坎坷人生及其淡泊名利、赤诚相待的品格,戴红倩驾轻就熟,妙笔生辉。事实上,幼承庭训的戴红倩受到父亲戴敦邦的影响颇深,童年时光大多是在自家的“私塾”里研习绘画。经常,父亲的画家朋友来家做客,会差他拎着锅子到附近饭店买几只小菜或生煎馒头回来,伴随着长辈们觥筹交错,谈艺论道,他则静坐在餐桌一角,边旁听,边解馋,获益匪浅。15岁那年,戴红倩就与父亲合作绘画,之后陆续出版了《那拉氏》《野猪林》《狮子楼》《封神演义》《陈十四传奇》《水浒人物故事》等连环画。
在“戴家样”艺术旗号的引领下,这些年来,戴红倩殚思竭虑,着意探索戴氏画风,从近代城市的历史景观、建筑遗存及人文环境等多个角度切入,深情回溯百年东方大都会的风土人情与瑰丽生态。看得出来,戴红倩对黄浦江畔这片土地倾注了特殊感情,自小居住生活在老城区黄陂南路,让他亲眼见证了流逝岁月的沧桑巨变,因而当拿起画笔记录这座城市最鲜活也最独特的难忘情结时,也就增添了一种亲近感和使命感。
定睛细赏,上海的标志性景致,在戴红倩笔下被“重新组合”,构成了浓墨重彩、错落有致的别样视觉审美,仿佛时空穿越,老洋房与石库门相逢,跑马厅与苏州河链接,老记忆与新时尚邂逅,斑驳陆离的相关桥段融合在同一个载体里,体现出画家不拘一格的艺术突破与追求。在他看来,某个街景或某位人物,看其某张照片可能只是反映一个侧面,但绘画的妙处可以叠加式呈现更加丰富的情景、更加深刻的内涵,诸如历史人物一生的若干高光时刻能够浓缩在一个画面上,令观者浮想联翩,百感交集。这不,戴红倩绘制的红色银行家资耀华等名人系列作品,无不洋溢着纵横交汇、兼容并蓄的特色。
前些时候,“寻味上海——戴红倩绘申江胜景展”亮相,80岁高龄的画家戴敦邦出席儿子画展开幕式,老爷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令全场忍俊不禁:“第一个感觉就像是来开家长会。”他解释,在现场看到了很多“阿三”儿时的小伙伴,仍然记得他们各自住在哪里,有着哪些喜好,“第二个感觉,就是我确实应该“下台”了,是到时候了。”确实,“戴家样”的丹青接力棒,还需要一棒一棒传下去啊。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进入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原标题:《“封面一哥”涉笔银行大亨弹眼落睛:海派画家戴红倩将“戴家样”进行到底》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5月23日电(记者陈国洲)5月22日,重庆市沙坪坝区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这是重庆市首个校园纠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