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柳叶刀》发表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人体试验 安全并能诱导快速免疫应答

澎湃新闻 2020-05-23 13:08 大字

原创 柳叶刀TheLancet 《柳叶刀》(The Lancet)于5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在108名成人中进行的研究表明,首个SARS-CoV-2疫苗的1期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能在人体内诱导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该疫苗是否能够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

《柳叶刀》(The Lancet)于5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首个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苗(SARS-CoV-2)的1期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能够在人体内诱导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这是一项在108名健康成人中进行的开放性试验,第28天出现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第六个月进行评估。[1] 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该疫苗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是否能有效保护人们免受SARS-CoV-2的感染。

负责这项研究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陈薇院士说:“这些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试验表明,单次接种复制缺陷型人腺病毒5型(Ad5)载体新冠疫苗在14天内就能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这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候选疫苗。不过,我们对这些结果应谨慎解读。研发COVID-19疫苗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并不一定表明该疫苗能完全保护人类免受SARS-CoV-2的感染。这些结果为新冠疫苗研发提供了积极前景,但距离该疫苗上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

研发有效的疫苗是控制2019冠状病毒病(CVOID-19)大流行的根本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100多个COVID-19候选疫苗正在研发当中。

该试验所评估的Ad5载体COVID-19疫苗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进行试验的新冠疫苗。该疫苗使用一种减毒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易感染人类细胞,但不致病)将编码SARS-CoV-2 刺突(S)蛋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细胞。随后这些细胞会产生S蛋白,并到达淋巴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识别S蛋白并击退冠状病毒。 

这项试验评估了不同剂量的Ad5载体新冠疫苗在108名18-60岁没有感染SARS-CoV-2的健康成人中的安全性和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该试验从中国武汉招募志愿者,将其分配到低剂量组(5×1010vp/0.5ml,36人)、中剂量组(1×1011vp/1.0ml,36人)或高剂量组(1.5×1011vp/1.5ml,36人),并进行单次肌肉注射。

研究人员在志愿者接种疫苗后定期采集其血液并进行检测,以确定该疫苗是否激活了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两方面的免疫应答:1.体液免疫,即免疫系统中产生中和抗体的部分,可以对抗感染,并提供一定的免疫力;2.细胞免疫,依赖T细胞来对抗病毒,而不是抗体。理想的疫苗应同时产生抗体和T细胞应答来防御SARS-CoV-2。

所有剂量的候选疫苗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接种疫苗后的28天内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分别有83%(30/36)、83%(30/36)和75%(27/36)的受试者在接种疫苗后7天内至少出现一次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轻度疼痛(54%,58/108)、发热(46%,50/108)、乏力(44%,47/108)、头痛(39%,42/108)和肌肉痛(17%,18/108)。一名接种了高剂量疫苗的受试者出现重度发热,并伴随疲劳、气短和肌肉痛的症状,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

在接种疫苗后的两周内,所有剂量组都产生了一定水平的针对SARS-CoV-2 S-RBD蛋白的抗体免疫应答,但不一定能够对抗该病毒(低剂量组16/36,44%;中剂量组18/36,50%;高剂量组22/36,61%),一些受试者能够检测到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低剂量组10/36,28%;中剂量组11/36,31%;高剂量15/36,42%)。

28天后,大多数受试者的结合抗体出现了4倍增长(低剂量组35/36,97%;中剂量组34/36,94%;高剂量组36/36,100%)。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的高剂量组中分别有50%(18/36)、50%(18/36)和75%(27/36)的受试者产生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

重要的是,该疫苗还在大部分受试者中诱导产生了快速的T细胞应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这种应答更强,并在接种疫苗后第14天达到峰值。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接种疫苗后第28天,大多数受试者出现了T细胞应答阳性或可检测到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低剂量组28/36,78%;中等剂量组33/36,92%;高剂量组36/36,100%)。

然而,作者指出,高水平的Ad5(普通感冒病毒载体)预存免疫力会同时削弱该疫苗的抗体和T细胞应答。在这项研究中,44%-56%的受试者存在高水平的Ad5预存免疫力,这些受试者的所产生的抗体和T细胞应答相对较低。

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发现,Ad5预存免疫力可能会减缓对SARS-CoV-2的快速免疫应答,并降低应答的峰值。此外,高水平的Ad5预存免疫力也可能会对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持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指出,该试验的主要局限性是样本量还不足、观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以及缺乏随机对照组,这限制了研究团队发现该疫苗更罕见的不良反应的能力,或者限制了该疫苗在产生免疫应答能力方面提供更为充足的证据。在该试验疫苗上市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Ad5载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已经在武汉启动,以确定在500名健康成人中(中剂量组250人,低剂量组125人,安慰剂对照组125人)这些1期试验的结果是否可以重现,以及到接种疫苗后第6个月是否会出现任何不良事件。2期临床试验首次包括了60岁以上的受试者,这是该疫苗的重要目标人群。END

编者注:

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该研究的参与单位包括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

[1] “开放性”是指受试者和研究人员都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何种治疗。非随机研究通常被用来确定某种治疗方法是否安全有效。

[2] 直接引用作者采访,原文并未涉及。

文中被采访作者介绍陈薇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疫苗研制。朱凤才

教授、主任医师,现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疫苗临床评价。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新闻稿英文原文为准。

新闻推荐

东莞-维尔纽斯首趟中欧班列抵达立陶宛 载有41个标准集装箱

新华社维尔纽斯5月22日电东莞-维尔纽斯首趟中欧班列中国邮政专列22日抵达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这趟专列9日从广东(石龙)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