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噱说上海35:方浜上的陆家石桥

澎湃新闻 2020-05-21 07:28 大字

原创 薛理勇 上海门牌研究所

1884年上海地图,沿江北边的红色区域是法租界,南面黄色的区域是中国地界,即“华界”,华界和法租界以方浜为界

前一阵子,我的一个“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关于租界时期滨黄浦江处法租界与华界的分界线在原来的“小东门大街”还是“方浜路”的讨论。这本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只要找一张精度高一点点的历史地图就可以解决了,但是,许多人手里没有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当然还有一点,这里的道路情况变化较大,许多人不了解这里道路变化的情况,讨论也就结束了。

《海上花》旧版书影

被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被归并为“清之狭邪小说”的《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1856—1894,松江人。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书中多处提到上海“华洋交界”处的一个名叫“陆家石桥”的地名。该书描写上海洋场风情,1892年起在新创刊的《海上奇书》杂志连载,后又以《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海上花》等书名刊行,张爱玲将其译成英文Shanghai Sing Song Girl。该书全用吴语,对话的方言特点尤为明显。当然,读起来特别别扭,我大概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总算陆陆续续读完它。书的主人公署名“花也怜侬”。

该书第一回就提到了一个“陆家石桥”的地名:

花也怜侬大叫一声,待要挣扎、早已一落千丈,直坠至地。却正坠在一处,睁眼看时,乃是上海地面,华洋交界的陆家石桥。花也怜侬揉揉眼睛,立定了脚跟,方记得今日是二月十二日。(笔者注: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花神节。)

朴斋独自坐着,把水烟吸了个不耐烦。直敲过两点钟,方见善卿出来,又叫小伙计来叮嘱了几句。然后让朴斋前行,同至街上,向北过了陆家石桥,坐了两把东洋车(即黄包车),径拉至宝善街(即广东路)悦来客栈门口停下,善卿约数给了钱。

同治《上海县志》上海县城图(局部),小东门(宝带门)在方浜水门的北侧,理所当然,原来的“小东门大街”在方浜的北侧

旧上海有租界,租界又称“洋场”,于是上海城区租界以外的区域就是“中国地界”,又被叫作“华界”。所谓“华洋交界”就是华界和租界的边界。这座“陆家石桥”位于租界与华界的分界线上是没有问题的。既然称“桥”,必定是跨河的。租界时期,上海的法租界与上海县城以护城河为界,通过设在北城墙的老北门和新北门进出。而在东面,则以一条叫“方浜”的河流为界。这里的方浜上只有一座桥,就是陆家石桥。于是,陆家石桥成了华界通往租界的重要通道之一。清代上海有一谚语——“陆家石桥朝北,屋里人还来吃粥”,大意是:你只顾自己过陆家石桥北行去租界花天酒地,而家里人缺粮而只得吃白粥度日。这“陆家石桥”在上海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上海宝带门(小东门)旧影

方浜是黄浦江西岸的支流。明朝兴建上海城墙后,它也成了进入上海县城的河流之一。明朝中期,沿海倭患严重。据记载,仅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上半年,倭寇就三次侵犯上海。由于没有城墙防御,上海损失惨重。于是上海军民迅速动员,在约三个月的时间就筑起了一座周长9里的城墙。当时共开了6座城门,就是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门(即老西门)和北门(即老北门)。由于有肇嘉浜、薛家浜和方浜流经上海县城,于是筑城时就开了大东门、小东门、小南门和西门的水门。其中,小东门水门就是方浜的水门,在小东门南侧,与之相邻。当时上海的财政状况很艰难,政府拿不出钱筑城。于是,上海人民为筑城墙,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据记载,已故翰林院大学士陆深(上海浦东人,陆家嘴即以陆深宗族世居此地而得名)的夫人梅氏,就捐地500亩,出银千两,承担小东门建设的全部费用。因此,小东门也被人们叫作“夫人门”。小东门外的方浜上只有一座桥,正名叫“方云桥”,据说是以桥栏上雕有许多雷云图案而得名。它是陆深在世时出资建造的,故又被叫作“学士桥”或“陆家石桥”。

20世纪30年代的小东门闹市区

同治《上海县志·卷三·水道上·桥梁》中记:

近城之桥……方浜口为学士桥,俗称“陆家石桥”,在方浜口。明嘉靖二十年,陆深捐银四百,米千石(粮食千担)建。

“城里为邑,城外为郊”,城墙是一道分割线,把城里和城外划分为市区和郊区。坐落在城外方浜上的学士桥,是上海县城近郊热闹处为数不多的石桥,于是也成了城里人郊游的好去处。清初有人作《学士桥》诗:

桂尊环饼答秋光,

处处氤氲朝斗香。

结伴良宵出城去,

陆家桥上月如霜。

清末上海县城内石桥旧影

每逢中秋佳节,妇女们忙着到南园等地去烧头香,大老爷们则结伴出城,到学士桥饮桂花酒,观赏一轮皓月。后来,到学土桥赏月被叫作“石梁月夜”,并被定为“沪城八景”之一,学士桥的名气就更大了。当然,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到了清代中后期,东门外的黄浦江岸已经发展成为繁忙的上海港,小东门外业已成了繁华的市区和商业区。体量并不大的学士桥被建筑群湮没,早已失去“石梁月夜”的意境,仅是上海县城通向租界的一个通道而已。

1870年法租界地图局部

小东门水门是方浜流入城里的水门,只通船,不通人。在水门北侧另有一座“宝带门”,俗名“小东门”,这才是进出城里城外的孔道,且城里城外的道路都叫做“小东门大街”。1860年法租界扩张,它的南界到方浜的北岸,城外的一段“小东门大街”被划进了法租界,小东门里面的“小东门大街”改名为“宝带路”,小东门外面的路仍然叫做“小东门大街”。

光绪《上海县续志》中对集水街和方浜路的文字记载

城外的小东门大街被划进法租界后,对老城厢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慢慢地,在方浜的南岸中国地界形成一条与方浜平行的道路,这条路叫做“集水街”。不过,由于城墙阻隔,“集水街”是一条“断头路”,城里的人到集水街,或集水街的人到城里,还得通过方浜上的“陆家石桥”,很不方便。进入20世纪后,上海拆除城墙、填浜筑路。1911年,上海填方浜筑方浜路,就是后来的“方浜东路”,1921年对集水街进行拓宽和改造,就是现在的“东门路”。后来,方浜东路有过几次改造和拓宽,原来的“小东门大街”与方浜东路靠的很近,就被注销了。

小东门集水街改造前后街景对比

1917年地图中的小东门陆家石桥周边街区

陆家石桥曾经是“沪城八景”之一,桥梁或地名的知名度极高,历史资料中经常出现“陆家石桥”这个名字,《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中,花也怜侬从租界到老城厢咸瓜街寻来,“即在桥堍(指陆家石桥)近水台茶馆占着了靠街的座儿,脱下了马褂……甲一口茶,会账起身,径至咸瓜街中市”。不少地图上也会有标注,在1947年的上海地图上还能发现有一条叫做“陆家石桥”(后按门牌编入东门路119弄)的小路,一头通东门路,一头通方浜东路,大致上联通咸瓜街和洋行街,这里就是历史上的“陆家石桥”旧址。

1949年“行号路”地图,“陆家石桥”在方浜东路与东门路之间,大致上可沟通咸瓜街与洋行街。这里是历史上陆家石桥旧址

大约十几年前,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8-1地块”曝出新闻:近东门路的施工工地下,挖到一些有明显人工刻凿痕迹的石条、石板,引起施工单位、建设方和市文物局的关注。综合多种证据,这次“8-1地块”近东门路处挖到的石驳岸,就是原方浜的故道,挖出的石构件,就是原学士桥的基础。据说,开发商得知这是旧“沪城八景”的“石梁夜月”中的“学士桥”遗物,计划调整设计方案,在原址复原“学士桥”景点。后来考虑到,在这里恢复一座古桥,就得开挖一条“小河浜”;更重要的是,遗址只剩下桥的基础,没有水上的构筑物,按原样恢复困难重重,可能还会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吃力不讨好,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撰文·供图

薛理勇

配图·排版

张渊源

门牌地名上海掌故文化

公交电汽车沪上交通史

天主教会圣堂机构研究

原标题:《【噱说上海35】方浜上的陆家石桥》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应该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话题

“地毯、树叶算什么垃圾?”“我们小区怎么找不到分类垃圾桶?”“什么时候加派垃圾分类指导员?”“扔厨余垃圾一定要“破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