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民间艺人:天生一艺更无伦

澎湃新闻 2020-05-16 09:23 大字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民间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演这些民间技艺的人,我们称之为“民间艺人”。

在古代,这些身怀绝技的艺人走街串巷、娱乐大众,为老百姓带来欢乐。

今天我们就通过诗画作品走近他们身边,来感受一下他们的魅力。

《闻吹杨叶者二首》其二

(唐)郎士元

天生一艺更无伦,

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

当应合有断肠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民间艺人“吹杨叶”的高超技艺。其实“吹叶”这项技艺,在唐朝的时候就在云南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之间流行起来了。

唐代政策开放,对少数民族的技术、音乐都多有学习,这一技艺也渐渐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

在传统观念里,杨叶、柳枝是离别的象征。从前的人在即将远行的时候,亲眷朋友们总要“折枝相送”,代表挽留和相思的意思。

而诗中杨叶吹奏出的曲子,也是离别之曲。演奏者技艺精彩绝伦,声音嘹亮婉转。

即将别离的人们听到这优美婉转的旋律,更激发起了他们的愁绪,几乎听得要肝肠寸断了。

一片小小的杨叶,到了技艺高超的艺人手中,竟能散发出如此动人心魄的魅力!

郎士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十分善于描写音乐旋律的美妙,他的那首《听邻家吹笙》就是描写音乐的典范之作。

在这首作品中,他通过邻家吹笙的旋律,联想到邻家 “疑有碧桃千树花”,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使这首诗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而《闻吹杨叶者》则是通过描写吹杨叶的旋律引起的听众反应,来表现音乐的动人之处,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是起到的艺术效果,却是不相上下的。

提起传统的民间技艺,大家也许马上能想到的,就是那些走街串巷的街头杂技、杂耍艺人。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这幅画,表现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相传由宋代画家苏汉臣绘制的《杂技戏孩图》。

▲《杂技戏孩图》 宋 苏汉臣(传)

绢本设色 20.4cm×2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宋代一位游走四方的民间艺人在街头表演的情形。画中的这位艺人全身挂满了各种玩具和乐器,过路的儿童被吸引得驻足观看。

艺人左手拿着两片木板,右手夹着三根鼓槌,似乎正在同时演奏着好几种乐器,可见他的杂耍技艺非常高明。他面前的两个儿童,看得十分入神,显然已经被他高超的技艺所吸引。

画家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十分高超,画中小鼓的鼓槌和衣服的衣纹,用的都是工笔的细线条,虽然纤细,但很有质感,体现出画家的深厚功力。

苏汉臣十分善于描绘人物,尤其擅长孩童形象的塑造。

比如这幅画中的孩童,首先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身份感是非常明确的,应该是富裕小康之家的孩子。

因为仔细观察这两个孩子的裤子,可以发现都有着若隐若现的锦缎暗纹,这也是他们来自富裕之家的标志,从中也可以看出画家在细节上的匠心。

其次是画中孩童的神态,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表演,一副看到新奇事物时被深深吸引的神态。

相比于前代画师把孩子画成缩小版的大人,苏汉臣画的孩童天真烂漫,充满了童真。也许在他的心里,也住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吧!

杂技的起源十分悠久,它原本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进行的一项带有娱乐、游戏性质的技艺表演,后来发展成专门的表演艺术,供皇室或者王公贵族们娱乐观赏。

宋代,都市经济开始发达,市民阶层也逐渐庞大,杂技、杂耍也逐渐走向街头和民众。

在当时一些比较繁华的都市里,比如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都有供居民欣赏说唱杂技的场所,称为“瓦舍”或“瓦子”。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瓦舍的命名意味着“来时瓦合,去时瓦解”,取的是“易聚易散”的意思。

瓦舍中,又拦成一间一间的“小剧场”,供不同的艺人们表演,则称为“勾栏”。

在“勾栏瓦舍”中,艺人们表演戏剧、说书、杂技等等各种民间技艺,供观众取乐。于是,“勾栏瓦舍”也成了中国民间技艺表演场所的代名词。

中国的民间艺术门类繁多,除了吹叶、杂技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口技、说唱、说书等等。

表演这些民间技艺的艺人们,虽说可能只是单纯地以养家糊口为目的,但事实上,他们确实在丰富古代人民大众的娱乐生活、丰富我国的传统艺术上功不可没。

《诗书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原标题:《民间艺人:天生一艺更无伦》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营造美丽校园 卫生健康先行 全国文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见闻新华社记者 杨丁淼 李伟 孙琪

爱国卫生运动为营造美丽校园氛围、助力文明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途径。记者采访发现,全国多地校园开展美化环境、卫生整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