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向拉贝后人捐抗疫物资,历史恩情接力回报

新京报 2020-05-16 00:39 大字

■来论

近日,从中国南京、浙江等地发出的捐赠抗疫物资,陆续抵达德国,并紧急转送至海德堡。清单上,受赠方一栏填写着“托马斯·拉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等。

托马斯·拉贝,是《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的孙子。而约翰·拉贝的名字,在南京妇孺皆知,他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国际安全区,收留和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他留下的《拉贝日记》,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他留给南京的这份恩情,83年来也一直被铭记。

疫情发生后,3月中旬,他的后人托马斯·拉贝医生向中国驻德大使馆求助,提请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他及其所在医院提供一种中国生产的药物。对这份恩情的回馈,也由此开启——中国驻德大使馆、工信部、浙江省政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各部门出面协调,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多家药企也紧急动员,不仅是拉贝医生所需的药物,大批捐赠的抗疫物资也被接连送至海德堡。

某种程度上,拉贝当年写了个以“救助”为主题的《拉贝日记》,而中国人如今又“写”了一篇“回馈拉贝日记”,主题则是“援助”。贯穿其中的共同主题,则是人道主义。

这种跨越种族与国别的“人道主义”,在此次疫情中四处可见,合起来也成了抵御病毒的精神城墙——有以色列哭墙前为中国的祈祷,有“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日本义援,也有中国对日本的回赠,且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为和。而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种物资捐赠和医疗援助。

对于拉贝后人的接力援助,显然是这些国际援助中很“特别”的一例,其中有沉重的历史记忆,有延续了83年的国际友谊,有对中国人民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与感恩,也有对其身处困境的子孙的关心与惦念。这其实是两种人道主义跨越83年的“应和”。

“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拉贝、中国人、拉贝后人的情感联系,是对中国对德义援这句寄语的最好注解。这些情感关联汇在一起,合成了一本厚重的日志,从头到尾都写着一个大字——“义”。

□狄宣亚(媒体人)

新闻推荐

优信回应CFO被限高消费:涉劳动仲裁6433元 在执行中

5月15日,二手车电商平台优信集团(Nasdaq:UXIN)对于其CFO被限制高消费一事,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涉及前雇员劳动仲裁6433元,目前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