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也是一种修行
李开周
陆游的父亲名叫陆宰,陆宰是藏书大家,早年当转运副使(相当于副省长),手里有钱,入手许多珍版书。后来金兵攻宋,北宋灭亡,陆游一家千里逃难,在浙江东阳躲了几年。那时陆宰没有官做,一边辅导陆游读书,一边自己抄书。
陆游七八岁,年纪小,见父亲恭恭敬敬地抄写那些早就烂熟于心的童蒙读物,不明白有什么用。陆宰解释说:“我报国无门,无事可做,每天抄几页书,心里就平安喜乐,不然会憋出病来。”陆游晚年写《家世旧闻》,曾经提到这件事,并对父亲的做法大加赞赏。
现在医学发达,心理学也趋向成熟,我们能理解抄书为什么让人心情舒畅——那是一种“心流”,是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时带来的愉悦感。
北宋中后期,有一位宰相张商英,也经常抄书,但是他并没有获得陆宰那样的愉悦感,他是越抄越烦,抄着抄着就把书扔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张商英的性子太急,写字的习惯太不好。
宋朝僧人惠洪在《冷斋夜话》一书中描写了张商英写字的状态:“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何不早问?致予忘之!”因为张商英写字非常潦草,写完再看,连他自己都不认识了。侄子问:“您写的是啥?”他急得挠头,反倒迁怒于侄子:“干吗不早问?现在我忘了!”
张商英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抄书,就好好抄,否则不如不抄。(E)③
新闻推荐
全国超1亿名学生复学 疫情防控下的体育课防护将有指导方案出台
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胡浩、王思北)教育部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5月11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