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男丁格尔”,青春有力量! 市立“兄弟连”严防输入守国门,危难之处显身手

半岛都市报 2020-05-12 03:03 大字

半岛记者王鑫鑫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预防境外输入性感染成为目前国内疫情防控的重点。据了解,北京国际航线分流国内12个机场,青岛流亭机场就是其中之一。3月23日,根据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青岛市市立医院选派了陈天资、徐帅、张荣翰、丁晓、苟书鹏、董云飞6名优秀青年医护人员,进驻机场海关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个多月来,他们奋战一线,为守护岛城人民健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防护服上写下“到家了,别怕”

团队中的六名小伙子均是来自市立医院临床护理一线的青年骨干,4人获得过省市护理技能比赛的优胜奖,2人参与过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2019年海军节”的医疗保障任务,组长陈天资和组员徐帅都是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如愿参加本市援鄂医疗队支援湖北的任务,康复后,他们立即向护理部请战,主动要求到战“疫”最前沿。

“初到海关,我被分到了检疫三科,主要负责给回国航班的乘客进行鼻咽拭子的采样工作。科长给我们介绍了环境、工作流程并进行了培训。”队长陈天资说,工作第一天,他们就为七个航班的500余人进行了采样,从中午12点开始接机,一直工作至次日早9点。采样结束后,大家精疲力尽。“由于大多数乘客都是归国的留学生,看到他们进采样间时眼神里充满着不安和焦虑,于是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我还在自己的防护服正面写上了‘到家了,别怕’来安慰他们。”

队员董云飞在日记中写道:“从境外返回的乘客,心情非常焦灼,惶惶不安。这些情绪不利于我们进行鼻咽拭子的采样,因此我会尽力去安抚他们的情绪,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我会更加注意,尽力让他们顺利配合采样又不会太紧张。偶尔遇到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我会换位思考,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从专业角度及时排解疏导。”

守护国门,青年医者危难之处显担当

坚守在守护国门的第一关,队员们深知责任重大。飞机一降落,平均身高180厘米的小伙子们就要穿着175厘米长的防护服,戴上层层口罩、手套、防护镜上岗了。整个身体被勒得紧紧的,所以他们的动作不能太快,幅度不能太大,防止防护服撕裂。

鼻咽拭子采样的质量决定着检测的准确性,但在采样时,深入到鼻咽部的拭子容易刺激引起鼻腔喷溅,再加上距离较近,因此这项工作危险性极高。来自本部重症医学科的“90后”男护士张荣翰谈起这一个月的工作颇有感触。“因为不排除乘客中有无症状的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时,采集对象需要摘掉口罩,鼻咽受刺激会毫无征兆地猛烈咳嗽和打喷嚏,虽然采取了一级防护,但病毒无孔不入,近距离接触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容不得丝毫马虎大意和侥幸心理。”在这个团队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来自东院急诊监护室的“90后”男护士徐帅。他曾为了上合峰会保障任务顾不上照顾坐月子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他曾用真情服务和“一针准”的技术赢得90岁老奶奶的深情一吻。当疫情暴发的危急时刻,他在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然而意外受伤导致左脚骨裂,遗憾错过了前两批的支援。当他得知被选中参加本次防疫任务后,担心脚伤复发影响工作,每次下夜班后瞒着同事和家人去做康复理疗、针灸,去疼痛科打局部封闭,为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奋战一线。“我们平均每人每天检测五六十名乘客,两顿饭合并为一顿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胃病犯了就吃几片止疼药扛一扛,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会让我忘掉些许胃痛,所以有时也调侃自己,工作忙也是件好事。”队员丁晓在日记中写道。

新闻推荐

高槐去染云

□潘鸣那日清晨,冒着淅沥的春雨驱车去高槐。头天与村中染云山房的掌柜阿榕约好要喝茶,聊聊她作为新农人的文化创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