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60天:我们请来七位复旦人重写当年的高考作文
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们,沐浴学术而体味风骨。那个夏天,我们曾在早自习的窗前苦苦背诵名人名言,初升的阳光洒满在厚重的笔记本上。
面对曾经的高考作文题,如今的我们能想到什么,又会写出什么?
今天是2020年5月7日,距离2020年全国高考正好60天。在此,周报邀请了7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从全国各省考入复旦的学生,重写当年他们参加高考时的作文题。
不知你是否会从中窥见自己当初上下求索的影子?
策划 | 王欣怡 金梦恬 郝翰
舒钰嫣 范潇行 金雨丰
文| 金雨丰
审核 | 范潇行
全国卷一
2019年
(2019全国一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像劳动者一样生活
江琼美 中文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复兴中学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像劳动者一样生活”。
“劳动”一词对于我们,已经有些遥远了。大多数学生在踏入社会以前,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劳动,它更像是水中月一般的概念,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
若问我们通过高考、大学试图得到什么,肯定会得到这样的答复:“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他人艳羡的目光。体面的工作的背面,一定有人在从事我们不情愿的工作,甚至是不耻的工作。
当我们追问是怎样的工作,让所有焚膏继晷的学生避之不及的时候,会发现这意味着农民、工人、手工业者。他们生产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创造了史书中璨若星河的辉煌,是现代文明大厦最底层又最广阔的地基。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是他们使我们能够真正享用人类文明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在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都向我们敞开大门的时候,我们做出的首要决定却是不再成为他们。
因为这些职业在当下语境中代表了落后与贫穷,意味着箪食瓢饮和贫病交加。我们很多人都是农民或工人的孩子,因此对这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深恶痛绝,但与此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很多人不仅仅只是农民和工人的儿子,他们还会继续像父辈那样生活。
劳动者的存在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所以他们是伟大的,正如李大钊高呼的那样“劳动万岁!”我们可以不成为他们,但是不能不向他们致敬,不像他们那样活着——为他人的幸福而奋斗终生。
他们创造了现代文明的一切成就,但是只能蜷缩在钢铁丛林的角落里苟活。我们要向所有造成这样现状的桎梏宣战,粉碎所有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我们要成为的从来不应该是遥不可攀的“上层人”,而是应该和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我们要活成他们的模样,让他们活出我们的自信。国际歌唱道“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是他们创造出属于人民自己的新天新地。
我们在此呼吁“像劳动者一样生活”,像劳动者一样创造属于人类的财富,像劳动者一样发展共同的事业,像劳动者一样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谋求解放。正如马克思所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谢谢大家。
xxx
2019年6月7日
感想:去年自己的写的时候就是八股赞歌,一片祥和,但是没有任何思考可言,只是把脑子里一堆词句套用背上,现在写会比去年更有力量,思考得更多了。
全国卷二
2019年
(2019全国二卷)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寄给扬子江畔的白玉兰
郝翰 国务学院
孝文吾兄:
展信佳!
入读燕京大学已一年有余,这一年来战乱频繁,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同你写信;如今终于在一场别开生面的典礼后抽得空闲写信,耽误了这么久,还请你见谅!
燕大校园紧邻前清紫禁城,典雅精致,颇有宫廷的遗风;我的住处旁居然种有一株婷婷的白玉兰,打听后方知是段祺瑞政府一位沪籍的官员所植,这江南居民最喜爱的植株绽放在干燥的北国宫殿下,颇让人想念你我儿时嬉戏的祖宅,中庭也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你出征的那个春天,嫂子为你制作的书签也是用那树上的白玉兰制成的。
几个月前守城的傅作义将军与中共方面达成协议,城市已实现和平让渡。燕大的校园里也多了许多新面孔,都是从中共的西北根据地转学来的青年,与我们这里皮肤白嫩的学生很不一样,他们身体壮硕、皮肤黝黑,课上都很爱提问。
燕大的这些新面孔像几粒墨绿色的种子,攀附着北国的阳光在这古城里疯狂生长,北平以惊人的速度年轻起来:护城河里的垃圾被清理了,挨家挨户都进行了居民统计和街巷清扫,粮店门口的长队逐渐消失了,那株玉兰树也被篱笆小心翼翼地围起来,这是几位沪籍干部的杰作:他们自上海被日寇占领后便出走延安,再没回过故乡,见到这株婷婷的玉兰,不由得泛出泪花来,便打造了这篱笆。
孝文兄!我多想你那荒野里的坟冢上也有这样一圈精致的篱笆,围住一个上海娃娃回家的心愿,也围住一名青年军官报国的夙愿:国破家亡、倭寇入侵,你们的肩膀和细小的枪管要扛住一个破碎的千年古国受伤的灵魂,何其悲壮。我将你的抗日事迹讲给中共的学生听,他们也不禁为你和袍泽们的牺牲落泪,“旗正飘飘,马正啸啸”,也因为此事,我被他们邀请一道参加今日的开国游行。
孝文吾兄,我明白你一生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但今日之典礼,无关主义,而只关乎一颗中国心的尊严,一个关于自由、独立与民族尊严的夙愿。典礼的现场不仅有红色的标语和符号,更多是一个个鲜活的、饱满的人:那一个个背着书箱跨越半个国家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学生,那一个个与倭寇拼过刺刀的瘦弱士兵,那一个个愿意呵护一株白玉兰的干部,共同站在这古老的广场上,组成一个饱满而热烈的新中国。我能感受到那一份少年式的真挚与热血,那是这群陪伴整个民族熬过艰难困苦的人最耀眼的财富,也必将随着这个新中国的成长冲走近百年来的所有梦魇。你看到了吗,你们保卫的那个破碎的灵魂已然涅槃重生。
随信附带几片那株玉兰的花瓣,将在你殉国十二年之际随信一道寄予你;另外,还附有一张新中国国旗样张;你看,一寸山河一寸血,今日的五星红旗有着一样动人的殷红。
感想:这篇文章我自己不很满意,但大概的方向还是八九不离十:写生活而不是抄历史,摹人物而不是颂人民;做一个在地平线观察世界的人,而不是在外太空塑造世界的神。政治宣传和文学创作诚可交融,但故意混淆仍是不可取的。
全国卷三
2017年
(2017全国三卷)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欢声笑语。想当年,1977年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千帆驶过,万木恒春 ——我看高考
杨凤屏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关于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完整的记忆已经无法再串连起来,但我记得,从笔筒里拿出的一大把用完的白色塑料笔芯,整理好准备丢掉的高高一沓试卷,都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至少面对未来更有底气了。
如果没有高考,我无法想象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更无法想象数以万计中国年轻人的青春会是怎样度过的。我也不会以复旦学子的身份去感受光华楼的妖风,也没有机会在下晚自习的路上穿梭于梧桐光影的斑驳摇曳中,恍然间就有了一种复旦人的归属感。是的,我和许多人一样,感谢高考带来的机遇,也曾为了高考倾尽全力。
然而填志愿时的那种茫然无力感,却让我至今都颇为遗憾。倘若在走向高考终点的路上,我能留下一点时间增加对这个社会的了解,能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多一些思考,而非整日埋头苦读,应该会有更加不一样的结局,至少不至于如此仓促而又随意地决定自己的未来四年。
如果是三年前,我的文章大抵如上,谈一谈高考于我的利弊,但是今天,我想笔墨不止于此。
关于高考这个议题,向来是极具争议的。总有部分人,一谈到高考制度,便刻意强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一考定终身”,比如“固化的应试教育”。即便是我自己,也曾怀疑过高考的意义。然而把高考放到大局上来看,我想它依然是利远远大于弊的。钱文忠教授言,“高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不是最坏的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它至少经历了十四次改革,它是由社会大众的力量不断向前推动的,曲折而反复,有的又回到终点,而有的沿着岔路走了下去。作为一名同时体验过新旧高考的学生(高二时由新高考地区转学到旧高考地区),我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次举国大考,也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制度,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合理存在并且由社会力量向前推进不断演化的历史产物。我深信“存在即合理”,我也深感高考制度为这个社会带来的利益。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高考经历了漫长而崎岖的变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我们跨过了高考这道坎儿,也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自己去完成。
感想:回想起当年在考场上写这篇作文时,完全没有这么复杂的感受。在当时写作文大概已经成了一种机械化的运动。然而现在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便不会仅仅把笔锋放在个人感受上,不会仅仅谈论某件事对个人的影响,而是更有全局意识,更具辩证思维。想得越多就越复杂,就越难下笔。
浙江卷
2019年
(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坚持本心,倾听他人
苏霓津 中文系
罗兰·巴特曾说,“作者已死”。这么一听,似乎在作品面前,读者已然占据了比作者更重要的地位,是“说了什么比想说什么更重要”。然而,巴特也并不能完全驱逐作者,毕竟作为物理功能的作者依然存在。那么,在巴特宣称“作者已死”之后,生活的作者又该如何运行他自己手中的笔呢?
首先,作者——无论是创作作品的作者还是本人生活的作者——都无法超脱于世间万物之外,无法完全我行我素。在这里,我们可以回想起马克思的断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社会是人的综合恰好相反。而作者本人自然毫不例外,他本人的生活体验与思想等等,不可能完全是一个人独自产生的,不可能是来自真空的产物。古代神灵形象的想象创作者们无法运用自己生活所见之物以外的元素,今天的作者们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读者也有能力对作品进行再解读,乃至进行戏仿、拼接等一系列再创作;而生活中的“读者”,也有权利评判他人的行为,甚至对他人的生活直接造成干涉。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如果是(就目前而言,也只能是)在现实生活中创作,就不得不面对读者,也不得不面对读者的呼声。
甚至,在福柯对巴特的回应里,作者并不先于作品出现,而是由文化的“一系列特殊而复杂的运作所界定”的。正如近代小说中出现的叙述者“我”那样,文本中虚构的“我”与作为写作人的真实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越来越令读者困惑,从而使得读者也参与到了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自身的基石,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是来自包括了形形色色的读者在内的广阔社会天地的。作者,无法与读者切断联系。
当然,也正如对作品的评判不能离开其由作者创造的具体语境一样,读者也不能完全抹去作者的痕迹,滑向随意解读的相对主义渊薮。因而,作者本人的存在也是不得不引起读者注意的,而作者本人也绝不是自己手中之笔的傀儡,一个帮助这支笔写下作品的工具。像《红楼梦》不可能被直接与人工智能关联起来一样,作者创作出来的语境,以及从中贯穿的作者本人的影子,以及推动着创作的作者本人的思想,依然是读者研读文本时不得不参照的对象。因而,作者并非是完完全全被废黜了的。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的末尾,马克思套用了但丁的诗句说,“走你的路,让人们说去吧!”;既然这样一句话出现在了这本深深嵌入了马克思自己的现实生活的书中,那么它也无疑可以适用于仅创作自己生活的作者们。
毕竟,在这世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作者,也都是他人生活的读者。所以,不论是坚持本心还是倾听他人,都不是不能两全的互斥选择。不倾听读者的呼声,无法继续生活;不遵从内心的意愿,也是在生活中取缔了自身。
感想:高中写作文(尤其是引用时)不失囫囵吞枣,寻章摘句。到了大学越发感觉,高中不少作文题目切中的问题并不浅薄,也值得在之后的时日里反复咀嚼思考。
江苏卷
2019年
(2019江苏)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将就与不将就
虞晶晶 中文系
“将就将就。”是奶奶的口头禅:有客人到家,奶奶翻箱倒柜寻出陈年的碧螺春,这句话便和茶叶一起被笑呵呵地推到客人面前;奶奶口味偏重,尤其喜辣,顿顿不少,每当小辈抱怨,奶奶总是把它作为最好的搪塞理由;逢年过节,儿女们每每提出带她去商场买新衣,她总是一边翻箱倒柜找出爷爷不知何时帮她买的大衣,一边用这句话委婉地拒绝······
不论何时,家里每一分子提到她总会感慨一句:“她那个性子,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爷爷:每天必喝一两酒,喝酒必喝杏花村;小时候和爷爷学纂刻,刻坏了一枚阳文的玉章,结果爷爷在讲完技巧后又默不作声地一字排开百八十枚空章 ,完全不顾我“生无可恋”的表情······
可你说奇不奇怪,这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人,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和和美美地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经过我多年的观察,诀窍其实很简单:奶奶只在有关爷爷的事情上不将就,而我永不将就的爷爷,只对奶奶将就。就像盐与水,个性分明又能完美融合。
爷爷喜欢喝茶,奶奶担心外面买不到好茶叶,就亲自为爷爷种了半亩茶树,日日打理;爷爷喜欢清淡的饭食,可面对奶奶顿顿不少的辣椒花椒,却从不抱怨,谁都不知道他居然不能吃辣、有严重胃病······
曾几何时,我们都以为他们会这样永远平淡却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悲剧永远都是这样一副狰狞又突然的模样,躲无可躲,防不胜防。
不久之前,爷爷重症住院,胃癌。医生殷殷切切地叮嘱声依旧在耳旁:“吃多了刺激性食物······忌食辛辣”,可我沉默却温柔的爷爷,却再也不会摸一摸我的头顶,告诉我此去经年的错过与相遇,以及属于他们的传奇。
爷爷走了之后,奶奶似乎并没有多么伤心,连每天的生活节奏都不曾变过,只是笑容仿佛少了许多。前几天是端午节,奶奶独自包了儿女们最喜欢的糯米粽子,挨个送到我们的手里。她笑得开怀,鬓角颤颤巍巍的白发却让人无端地心酸。
我看着手边香甜可口的糯米粽子,彩色的细绳像往年一样紧紧拥抱着翠绿的粽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可我却知道,那一双曾经仔细扎紧绳结的手,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一辈子的将就与不将就,或许,若干年以后,也一样再无人想起。
感想:虽然我在高中阶段的记叙文写作不是很多,但我当初高考时刚刚看到盐和水的题目就想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这是很冒险的,但是我觉得在高考这种时候写一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很值得。
上海卷
2018年
(2018上海)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被需要到独行
王中亮 软件工程
我想起之前我的一位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
他坐出租车出门的时候,一个司机师傅向他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玩手机,不出去找工作。
我的老师告诉他,你的孩子很危险。
师傅很奇怪,他儿子一个大男人在床上玩手机,能有什么危险呢?
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这个危险叫做低门槛的快乐。
低门槛的快乐其实和“被需要”的心态很相似。为什么人渴望“被需要”?因为“被需要”能够轻松地提供人生活的实感和成就感。低门槛的成就感意味着低门槛的满足,低门槛的满足带来的是低门槛的成就。这个简单的逻辑其实已经揭示了“被需要”的心态诞生的缘由了。“被需要”只是一个借口,“被需要”背后其实是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意义的逃避。“被需要”的心态冲淡了我们对于生活意义的探究,而寄希望于他人对我们的需要,并以此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对我来说,这种目标不如没有目标。
从根本来说,“被需要”的心态实际在人产生思考这个心态的能力之前便已经诞生了。几百万年前在人类还在黑暗的蒙昧中探索时,由于对未知的恐惧,人们本能的抱团取暖,用群体的意识分散无光的恐惧。而人类从成文史至今的千年中,还不足以产生新的种族性格以刷除已经烙印在思想中的“群体”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格局发生改变,新的政治体制带了了全新的工作制度。每个人的工作被划分得很细,“群体”的观念被转移到了一个非物质的层面。对于个体来说,这个转移直接或者间接地剥夺了个体因依附于群体产生的安心感,因而去寻求新的安心感。新的安心感就是“被他人需要”。
诚然,并非每个人都心如钢铁,适度的安心感能够让高压下的心灵短暂地得到休息,但过渡的休息却意味着灵魂的麻痹。
我并不那么热爱周国平,但他说的这句话很对,“灵魂只能独行。”海明威只要雪茄和威士忌,丘吉尔只需要一个秘书和一支钢笔,爱因斯坦也不过有一个表妹,一把小提琴。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创作的,能够创造历史的民族不是为了满足领袖的虚荣心而诞生的,能够改变世界的科学法则更不是为了任何人而被发现的。每一件伟大成就的背后,我只看得到那位创造者在遥望远方,是一个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
就像一滴不愿意汇入大海的雨点。
感想:当年的话写的应该就是二元对立的八股文。大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思想吧,对于一切问题要从自己的直觉产生的结论开始思考成因,丰富思考的深度而非单纯执着于广度。
2019年
(2019上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我们的世界变大了吗?
罗卿,经济学院
随着人的成长和阅历的积累,我们的认知结果和认知初心似乎逐渐出现了偏离,我们本身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去面对看似多元化的世界?我们的经历是一种可以普照的积蓄,还是仅为排他性的一味累加?
或许是出于一份好奇,或者是一份来自于灵魂本身的求知的欲望,我们渴望去认知与我们现阶段接触的不同的事物。但是,在这种仅仅是接触和听取的过程中,我们真的融入其中并认知到其本质了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倾听异域的音乐之后转而对中国味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反而对于自身和自身的周遭有了更深的体悟。正是由于我们无法融入“异质性”的体系,无法以自我的固有理论贴合与认知新事物,我们才陷入了这一份“认知的终结”,“局外人”的结局或许注定是必然。而整体性的思维和系统论的理论构建起了一套壁垒极高的城堡,“全链条”的环境塑造让城堡内的人享受环境带来的全方位满足、特色感甚至是优越感,而城堡之外的“外乡人”却因为“一揽子思想”的缺失难以融入其中,甚至深感卑微或厌离。
正因如此,我们选择了“中国味”并对其更深地体悟与追寻,我们回归自己的“根”,在属于自我的“城堡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属于自己的整体性的辉煌与特色,找到了自我的回归与归属。由此可见,在这种客观存在的“整体性”思维中,我们的情感与选择出现了一种“非黑即白”的“极差”:我们或是在自己本身存在的整体中找到自我并且强化这种自我认同的强化效应,或是尝试进入他人的“城堡”中最终认清壁垒无奈而归。当我们转而体悟和追求“中国味”的时候,我们实则在追求一种身份认同,以及保有特色不被淹没的存在感。
值得担忧的是,这种机制及其强化过程导致了自我的封闭和拒绝,在不断地强化之下形成了主观性的认知狭隘,最终我们本来想要认知之物和最终的认知结果出现了鲜明的对立。这种强化的过程超出了客观存在的壁垒,而形成了消极的主观预期。这背后是自我保存的决断,是自我威权的固守,是自我保护的抬头,甚至是自我傲慢的凸显。当我们对整体性壁垒产生了消极预期,我们主观性地选择了拒绝和回头,迷失了真正的求知的真谛,秉持着审丑心态走马观花地肤浅认知并自我标榜。心态上的自我封闭让我们甚至不愿意放下固有的成见走入世间一座座城堡,而事先预期了敌对和认知的不可能性。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的世界反而变小了。
或许认知到人类的同一性精神是“破局之路”?那我们为什么要接触到实体的元素和文化的逻辑,况且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于宗旨方面何以相同?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系统论中出于一个整体之中,我们看到的个体事物并不孤立,那么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一种自诩的“上帝视角”来俯视众生,真正需要呼唤的是放开自我的封闭、放下固有的成见,真正地融入和再学习一种完整的体系。当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理解途径,才真正能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于不忘自我之根的同时真正地扩大自己的认知地图。
感想:当年我写出来最后的点是:我们要认识到各个文明和观点之上的同一性,由此来看我们的认知狭隘可以解决。但是学了一年经济学后,我发现每一套理论都是具有整体性逻辑的,其逻辑起点和最终宗旨完全不同,社会科学的系统论观点是很现实的。除此之外,成长过程中我们似乎更加封闭,更加在乎自身而拒绝“打翻重来”的新事物。因此,认识到同一性是不够的,真正融入其中的逻辑,放下自我的闭关心态,或许才是真正的认知之始。
当周报提出“再写高考作文”的主题时,被邀请的同学发现,高中仓促成文时寻章摘句式的獭祭,如今已逐渐变作抽丝剥茧般的梳理分析。
曾经我们用简单口号概括起的宏大叙事,如今学会了不一样的思考习惯,在脑海中寻找、挖掘与构建出题目的一寸寸细微肌理。这样的逻辑和论证方式不仅应用于作文,更在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是大学给予我们的礼物,就在潜移默化间。
如果把笔交给你,你会怎么写?
这个盛夏正要到来。
这个秋天,我们等你。原标题:《倒计时60天:我们请来七位复旦人重写当年的高考作文》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红星新闻5月7日消息,5月5日,广东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全桥路段已实施双向全封闭,禁止通行。而在4月26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