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宜昌港总体规划获批:港口岸线缩短35% 实现集约发展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多项湖北的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加速复工复产。据交通运输部,5月7日,《宜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下称《规划》)近日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中的宜昌港口岸线达78.34公里,相比上一轮规划长度减少了42公里(上一轮规划港口岸线总长度120公里),减少比例为35%。
据悉,规划港口岸线长度减少主要是为了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进而加强宜昌港岸线资源保护、实现港口集约、高效发展,保障长江航运和生态安全。
此前,农业农村部官网曾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可见我国对长江生态的重视。据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部分栖息地丧失,对中华鲟幼鱼等水生动物的洄游产生较大的惊扰。
为避让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岸段,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此次规划主城港区港口岸线大幅调减,相比上一轮规划减少21.2公里。
此外,新版《规划》对鱼类产卵场、中华鲟、江豚及环境影响均进行了合理性的规避,更好地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不断引向深入。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相比上一轮《宜昌港总体规划(2005-2020)》,本次新版《规划》对于宜昌港的范围未做调整,即包括:宜昌市境内的全部长江干流岸(含百里洲洲滩岸线)以及清江、香溪河、黄柏河、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
在港区划分方面,《规划》将宜昌港划分为主城港区、秭归港区、兴山港区、宜都港区、枝江港区和长阳港区6个港区。
其中,主城港区以集装箱、滚装运输、大宗散货、旅游客运为主,是宜昌港的重要港区之一,主要服务宜昌市中心城区。
秭归港区将以旅游客运、件杂、滚装等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油品和LNG功能,主要为三峡库区应急及三峡翻坝转运和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宜都港区主要为宜都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煤炭、非金属矿石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服务,为沿江工业及物流业发展服务。
《规划》明确,在维持六大港区划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作业区功能,发挥港口的规模化优势,同时为了充分调整作业区功能布局,将上一轮规划的42个作业区优化调整为11个。
宜昌是我国重要的物流中转节点。2018年,宜昌被定位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承载城市”。《规划》将通过加快白洋港、茅坪港、三峡国际游轮中心等重点港口建设,使宜昌港发展为具备有“翻坝转运”、“工业输出”、“西部出海”、“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性枢纽港口,促进国家物流大通道布局建设的需要。
据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工程科负责人,此次《规划》修订合理布局了集装箱、商品汽车、石油及化工品、LNG、煤炭等代表性货种的选址,形成功能区划明确、布局优化合理的港口体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同区域内同类型码头大规模重复建设。
在功能拓展方面,《规划》将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从岸线利用、港口和后方土地功能布局、开发方式等角度,带动宜昌市及长江经济带港口、产业和城市的一体化。(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和女儿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路边的灌木丛中传来一阵阵“嚓嚓嚓”的声音。低头去寻,一只小麻雀正用嘴衔着塑料胶带的一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