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医者仁心 奋斗才是青春的模样 记“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安市红会医院闫亮

三秦都市报 2020-04-30 03:05 大字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39岁的闫亮感慨:“岁月流年,无悔青春,只恨太匆匆。”

奋斗才是青春的模样。闫亮作为一位医者,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用行动践行着一位医者的初心;作为一名党员和医院管理者,他,热爱医院,甘于奉献,一心为公,关键时刻肩扛责任和使命;作为一位科研型医务工作者,他,积极创新,攻坚克难,挑战生命禁区,让一位位严重脊柱畸形患者挺起脊梁,重获新生,彰显大医匠心。闫亮10年扎根临床一线,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5年获得西安市青年科技人才奖。2019年获得“西安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获得“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青春年少,芳华正好。什么样的青春最飞扬?什么样的人生最美丽?一身正气的闫亮用不懈奋斗,勇于探索,无私奉献,医者匠心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给出了答案,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闫亮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医务部负责人闫亮。

医者仁心:为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闫亮,一脸朝气,文质彬彬。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娓娓道来,情到深处,总能触动记者柔软的心房,令人感动。“从小我体弱多病,妈妈经常带我去厂医院打针,我觉得医生很厉害,从那时起,我开始向往医生这个职业,长大当一名医生成了我儿时的理想,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只选报了医学专业。”闫亮说。

1981年出生的闫亮,自幼刻苦勤奋,热爱生活,为人正直,品学兼优,积极上进,上大一就光荣入党。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山西一家医院做临床大夫,当初出茅庐的他准备大干一场,实现儿时“救死扶伤、造福患者”的理想时,因为救治一位年轻患者,让他对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同时他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闫亮刚到医院上班不久,一天快下班的时候,120送来一位小腿骨折开放伤的患者,创面大而且里面全是细沙,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是截肢保命?还是冒险清创保腿?正当闫亮面临两难的时候,“闫大夫,请您一定想办法保住我儿子的腿,他是一名司机,他是我们家的天,不能没有腿……”面对突然跪地的患者母亲,年轻的闫亮眼睛湿润了,“阿姨,请您放心,我会尽力的……”他回到手术室,经过几个小时清创处理,年轻的货车司机的小腿终于保住了,而这时的闫亮早已汗如雨下几乎虚脱,让他欣慰的是,经过努力,没有让患者母亲失望,保住了一条腿挽救了一个家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十几年来,这位母亲跪地的情景,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如果因为我患者截肢了,我都会自责一辈子。这件事触动了我的灵魂,刚当医生的我深感恐慌,作为医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于是我决定离开老家山西,重新去深造学习,提高自己。”闫亮说。

2007年,闫亮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上了医学博士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当公务员还是继续学医,他再次面临选择,“我家人和亲友都希望我进国家机关工作,但我却很享受给病人治好病的感觉,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已经超出了医生职业的本身,我毅然选择了我喜欢的临床医学,因为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理想。”

“强直性脊柱炎让我的腰直不起来,只能背朝天,头看地。”家住蓝田的房某,这位当地的能人,却因为强直性脊柱炎使家庭陷入贫困。虽然房某的手术难度大,存在巨大风险,但为了患者和这个家,闫亮下定决心要把房某的病治好。“谢谢闫大夫,您让我又可以挺起腰杆。”康复后,房某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医技高超,还要有医者仁心,一切为了患者,视病人如亲人。看好一个病人,拯救一个家庭,这是我们医生的社会责任。”闫亮说。

十几年来,闫亮一直默默坚守临床一线,在漫漫医路上下求索,年手术量600余例,累计手术量8000余例,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轻的闫亮在红会医院迅速成长为一位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深受患者欢迎的好医生。但,闫亮始终不忘医者初心,兢兢业业,竭尽所能,心系患者,赢得了患者的尊敬,成了同事学习的榜样。

大医匠心:让患者就医更有幸福感

钻精研微,不懈探索。医者匠心,造福患者。作为外科医生,闫亮硬是凭着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攻克了脊柱外科领域里一道道难关,勇攀生命科学高峰,给患者带去福祉。

脊柱畸形手术被称为脊柱外科皇冠上的明珠,手术难度和风险,无不挑战着外科医生的坚强意志,成则让病人改写人生,败则造成瘫痪。从业10余年,闫亮选择迎难而上,把脊柱畸形作为自己的临床主攻方向,同时前往脊柱畸形手术的发源地——美国TSRH医院,接受以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为主的训练,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良好掌握了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世界理念和关键技术。

“病人是千变万化的,我思考的是如何让一个新技术更好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让手术的创伤更小、效果更好,让患者就医更有幸福感。”在红会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闫亮与团队成员一起从关键技术创新和器械研发入手,建立了“动态理念——坚强固定——功能重建”治疗体系,针对上颈椎、下颈椎和胸腰椎,分别研究,寻求突破。为了让该技术的规范化治疗得到推广,闫亮与团队成员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余期培训,达5000余人次。同时,闫亮还开创了“骨经论道、源远流传”红会医院远程系列讲座,累计覆盖全国13个省份60余家医院,参与医务人员达到4000多人,同时为很多严重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畸形矫正手术,使他们挺起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闫亮开拓创新,始终把能够成为一名科研型医务工作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的科研思维和多学科协作的科研模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举,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国科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累计发表SCI论文25篇,涵盖了国际脊柱外科领域的三大顶级期刊。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授权专利4项。连续多年受邀前往国际脊柱外科最为重要的学术年会——北美脊柱外科年会,并作专题发言,其中2014年获大会最佳论文奖。2015年荣获西安市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2019年分别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奖项的获得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建院109年以来第一次,也是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历史首次,同时也是该年度中国骨科领域唯一国家三大奖。

战疫情:勇挑重担多措并举为医院交上满意答卷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危受命、勇挑重担,闫亮担任院内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工作,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及时决策,全面部署,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医院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第一时间熟悉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规范,严格按要求制定院内救治流程、消毒标准、防护规范和各类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并加强日间培训。合理调配院内医疗资源,严格防范排查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做好日常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为避免院感情况的发生,紧急开通互联网医院,运用网络技术方便群众就医。在他的努力下,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平稳顺利。

“别的非定点医院可以拒绝手术,但是红会医院不能,作为西部骨科航母,在疫情期间更应该勇于担当,不畏惧疫情进行科学防控,最大限度地满足疫情以外就医需求,守护好老百姓健康。”闫亮坚定地说。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闫亮作为医院抗疫一线指挥官,他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正常诊疗秩序,双管齐下,做到两手硬。在他的带领下,该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顺利完成了各类手术3000多例,满足了疫情期间患者的正常就医需求,为健康西安贡献着红会力量。

通讯员巩四海本报记者阮班慧

新闻推荐

40名“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先进事迹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29日联合开展“致敬了不起的她·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