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上期提要:宋朝的南京赏心亭,无论北宋

淮河晨刊 2020-04-26 09:24 大字

上期提要:宋朝的南京赏心亭,无论北宋南宋,都是著名的宴客和送别之所。这地方,与东晋时的新亭对泣,几乎异曲同工,既是日常生活中登高望远的一个风景点,同时也给了文化人借题发挥的机会。北宋时,赏心亭留下的诗歌,与隋唐十分相似,都是感慨前朝往事,叹惜六朝兴亡,至多也不过是带一笔南唐。

她认为辛词有盘旋沉郁之姿,他的愁恨悲慨,都像是咬着牙说出来的,豪放词人必须写得像辛弃疾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好,才算是不空洞,才算是言之有物。

叶嘉莹特别欣赏把吴钩看了的“看了”二字,落日楼头是景,断鸿声里是声,江南游子是人,吴钩是物,是用来杀敌的宝刀,也可以比喻一个人的才干和本领,可惜报国无门,栏杆拍遍,还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南宋初年的南京,到处都是渴望收复失地而不能的痛苦,还有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失望。这仿佛是当年南京建康赏心亭上拍摄的一段视频.画面清晰而生动,只有读明白了这首《水龙吟》,大家才能真正地了解辛弃疾,才能真正地理解北方沦陷后,在留都南京街头涌动的那股激烈抗金情绪。

《景定建康志》

赵氏宋朝在文化上非常出色,却犯了两次致命的错误,一是在北宋末年,联金抗辽,结果契丹人的大辽被消灭,大金崛起,顺便也把北宋给灭了。二是南宋末年,联合蒙古人的元抗金,金很快灭亡,南宋也彻底完蛋。这两个错误如出一辙,俗话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跟头,然而大宋王朝就是这样天真和幼稚。

天底下有很多事情,确实难以预料,历史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宋人“兴文教,抑武事”,崇文轻武,文臣治国,有时候会显得书呆子气十足。如果辽不灭,北宋在北方就有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金不亡,南宋也是一样。引狼入室,唇亡齿寒,北方的保护屏障没有了,接下来只能是害人害己。事实上,尽管宋朝两次遭受异族入侵,南京在整个宋朝期间,社会生活都显得相对平静,一方面.与没有什么严重的内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宋朝的重视文化有关。

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经历了六朝和南唐,南京人变得越来越文气,越来越善于在和平环境中生存发展。北宋词人张昪曾写过一首词《离亭燕》,描绘当时江宁府的繁荣: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王安石的《钟山晚步》,写了自己晚年在南京安逸的隐居生活: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北宋时期的南京,比较荒唐的一件事,就是把玄武湖给填了。王安石做江宁知府,以粮为纲,他的治湖方案竟然是“废湖为田”,将湖面统统变成良田。历史上的玄武湖与杭州西湖相比,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它与长江直接联在一起,今天已无法想象它的水面有多辽阔。六朝时期,帝王湖上检阅水军,桅樯林立旌旗蔽日,楼舰五百雄兵十万,鼓角声震天动地。玄武湖因此消失了二百多年,经过后来元朝的两次疏浚,才重新在南京的版图上出现,湖水面积当然就有点惨不忍睹,浩瀚二字再也说不上。

王安石与南京很有缘,他显然特别喜欢这个地方,除了在此地三任知府,少年时代便在南京生活过,他父亲在这当官,父母兄弟包括他自己.死后也都葬在江宁。王安石在南京前后二十多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来南京,“日与公游,尽论古昔文字,闲即俱味禅说”。这时候的王安石,已退出政坛,像个离休老干部那样隐居在东郊的半山园,过去因为政见不同,两人关系有点僵,现在都是下台的官员,都不太得志,于是冰释前嫌,颇有点相见恨晚,王安石对苏东坡评价很高,感慨说: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收了潘子真的《诗话》,其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录了王安石希望苏东坡像自己一样,能在南京定居,在这买房子买地养老,成为他的邻居:

东坡得请宜兴,道过钟山,见荆公,时公病方愈,令坡诵近作,因为手写一通以为赠;复自诵诗,俾坡书以赠己,仍约坡卜居秦淮。故坡和公诗云: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事实上,即便到了南宋,南京市民的安逸生活,也没有太大改变。南京的名称,再次由江宁改为建康,建康府是陪京和留都,南京繁华与否,只要浏览一下当时的秦淮河风光,便可以知道大概。乾道五年,也就是1169年的冬日,建康府重修了镇淮和饮虹二桥,这两座桥横跨秦淮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自江淮吴蜀,游民行商,分屯之旅,假道之宾客,杂沓旁午,肩摩毂击,穷日夜不止。

与唐朝相比,宋朝远没有盛唐的强盛,具体到南京这座城市,无论北宋或是南宋,都要比隋唐时期安定得多,也繁华得多。当时的南京,所谓“罗绮一城,富六朝之风物,弦歌千里,绵万世之衣冠”。

南宋时期,南京人感到最大的不光彩,不是经济不够富裕.也不是人物不够优秀,而是这里出了一个秦桧。历史上,南京专门出亡国皇帝,这似乎还不够丢人,竟然又出了一个害怕打仗,只知道投降的宰相。秦桧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期在这里读书,科举中了进士,步入仕途。他曾经两次入相.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投降派,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臭名昭著。

北宋大观元年,也就是公元1107年,宋徽宗下令,由朝廷出面,设立了一个九域图志局,专门负责志书的编纂工作,督导各州县大修方志,开启了国家设局修方志的先例。这个传统后来一直被延续,到南宋的乾道年间,时任建康府知府的史正志出面,组织编撰了一部《乾道建康志》。这是南宋时期有关南京的第一部方志,今已亡佚,大家只能在其他的方志中见到它的影子。

史正志是当时很有名的主战派,与同样是主战的辛弃疾志同道合,他的职务是建康府知府兼江东安抚使,同时还兼任沿江水军制置使和行宫留守。在职期间,他文武双修,不仅重视建康府的城防,修造战船,修缮城墙,还设置了贡院,最初只是用于县府学考试,占地不大,应考人数亦不多。如果遇到考生突然增多,便借用僧寺举行考试,正是这个不是太大的考试场所,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江南贡院。

组织编撰地方志,向来是盛世而为的事。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下期看点:在诸多记录南京的方志中,最权威,最有影响,应该还是《景定建康志》。乾道和景定分别是南宋的年号,而再后来的《至正金陵新志》的“至正”,已是元朝的年号。在中国古代,地方志是研究城市历史的重要文献,《景定建康志》名列廿四本南京传世名著,是研究南京历史无法避开的一本书,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新闻推荐

骗31人到境外赌场向家属索要赎金致2死 德宏涉黑团伙受审

2020年4月25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在瑞丽市对张文博等15名被告人涉黑案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德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