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武汉情结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下,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无奈与抗争,都是一份独特的命运体验。
《@武汉——抗疫故事接龙》是澎湃新闻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联合推出的特别策划,以新闻人物报道接龙的方式,记录正在武汉与疫情搏斗的人们,呈现出相互联系的他们在疫情之中的经历、心情与感悟,以及面对生命考验的自我重建。
“这是免费的,我送给你,不要钱。”Kamran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把手上的口罩递给了一个经过的路人。
武汉刚“封城”的那几天,Kamran每天都会骑上他的自行车,来到武汉的街头,向路过的行人免费发放他之前在药房购买的口罩。他给自己也戴上了一个,只有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对方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个小伙子是个外国人”。
Kamran是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独自住在武汉武昌区的水果湖社区里,今年是他在武汉生活的第四个年头。
口罩才发了几天,小区就封闭了,他无法出门,可是却在接下来的60多天里获得了“最好的照顾”。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更深了,期待疫情过去,随心所欲地走在江城的春天里,看一草一木。
“我想为武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6年,Kamran在获得了CAS-TWAS(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院长奖学金后,正式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1月,他乘坐的飞机在武汉天河机场缓缓落地,他和课题组一起来到位于武汉的中科院物理和数学研究所,开始了在此地的生活。
在新的城市安顿下来后,Kamran就一门心思投入到研究当中去。他在研究所旁边的社区里一个人租房子住,每天早上9点出门,步行5分钟走到研究所,然后一整天都待在里面做实验,有时不舍昼夜。春节前夕,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纷纷踏上了回家的行程,Kamran是组里唯一的留学生,当最后一个小组成员在1月18号离开了以后,整个实验室只剩他一个人。Kamran没有过春节的习惯,也不准备给自己放假,和往年一样,今年他也准备在研究所里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实验。他本将在寒假结束后拿到自己的物理学博士证书。
工作环境的高度封闭性限制了Kamran对外界的感知,虽然他从媒体上了解到了武汉的疫情,但并没有放在心上。武汉“封城”后的头几天,他每天都会去研究所工作,只不过,他会抽出半天时间,骑上他的自行车,来到武汉街头,向路过的行人免费发放口罩。
发放的口罩全都是Kamran自己从药店买来的。他的运气不错,药店里还有货。“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给了我很多,所以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我想为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戴上。”由于中文不是很流利,Kamran都用最简短的话语跟行人进行沟通,怕别人理解不了他的意思,他还会用双手比划出一个戴口罩的手势。“多少钱?”一些人以为这些口罩是他拿来卖的,便上前询问价格,“这是免费的,我送给你,不要钱。”Kamran一边解释,一边把口罩递给对方,最后不忘说一句“拜拜”。
他专挑人流量大的地方发口罩——楚河汉街、东湖、武汉大学……一连几天,武汉的这些地标性场所中,都会出现Kamran骑着自行车的身影。武汉楼兰蜜语的工厂厂长许继才说,他们厂捐赠给社区的红枣,一般也会从东西湖区送到东湖那边。
由于去的地方都是人流集中的场所,Kamran十分注意自身的防护工作,口罩是他出门时必备的东西,除此之外,他也避免跟别人产生任何肢体接触,Kamran把口罩递给对方时,会小心地捏住口罩的一边,避免碰到对方的手,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就这样,Kamran每天都会出现在武汉的街头,向武汉的居民递上口罩,接了口罩的人们也会回赠他一声“谢谢”。但Kamran的“志愿者”工作在不得不在几天后画上句号,因为小区封闭了。
“我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这天上午,Kamran和往常一样出发,刚走到小区门口,社区工作人员拦下了他,告诉他小区已经进入封闭式管理,不能随意进出。留意到Kamran是外国人,工作人员特意询问了他的微信和手机号码,以便后续联系。
不能出门,Kamran只得折返回住处,一开始,他认为“封城”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但随着确诊病例一天天增加,“封城”的时间也越来越长,Kamran开始有点慌了,对于在异国居住的他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萦绕在身边的孤独感。
“两个月以来,我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租的房子里只有Kamran一个人住,他整天一个人待在家,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虽然Kamran会通过手机和家人、朋友联系,但网络聊天的感觉还是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沟通。
Kamran不禁想起了以前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光,他和住在附近的几个巴基斯坦人是好朋友,工作之余,Kamran经常和他们一起吃饭、打羽毛球,虽然住得不远,但在社区封闭以后,Kamran就没有和他们见过面了,只能偶尔在微信上聊聊天。
心理压力大了,Kamran的情绪也开始不稳定,有时心情会在一天内反复起落,“有段时间,我确实感到有些孤独,尤其是在周围没有一个同胞的时候”。
社区的志愿者成为Kamran和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小区封闭后的两三天里,就有社区的志愿者几次上门询问Kamran的情况,Kamran被志愿者们前后拉入了3个不同的微信群,新的物资送到了,志愿者会在群里通知大家,然后把住户需要的东西送到楼栋附近。Kamran住在7楼,楼栋没有电梯,有好几次,志愿者徒步爬上7楼,把物资送到了他家门口。除了食品,有时还会送来珍贵的口罩。
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Kamran开始通过运动和工作来转移注意力。一个朋友教了他很多室内运动的方法,于是Kamran开始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疫情期间,导师一直与他保持着稳定的联系,除了询问现状,还会定期发给他相关的研究资料,课题小组的成员们也会在线上交流研究进度。这段时期,Kamran平均每天投入到研究上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非常”时期的生活正慢慢变得“日常”化,直到一次意外的生病打破了这一状态。
“他们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照顾”
“覃教授,我觉得我需要看一下皮肤科医生。”Kamran说。
覃江华是Kamran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同时也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副教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由于两人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覃教授便成了Kamran的主要联系人。
刚入3月,Kamran的皮肤出现了过敏症状,有难忍的灼烧感,家里又没有备药,而药店不能随便给病人开具处方药物,出门看医生成为唯一的选择。但Kamran并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覃江华,他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别人添麻烦,更不想给医生们增加额外的负担。但Kamran眼见一周就要过去了,皮肤却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这才给覃江华发去了消息。
看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进出小区需要专门的证明。王姐是社区群的另一位志愿者,正好在附近的社区医院工作,覃江华跟她说明了Kamran的情况,王姐表示会安排Kamran到她工作的社区医院看病,跟负责发放通行证的社区网格主管沟通后,两位志愿者顺利地为Kamran拿到了通行证明。
3月7日下午1点半,覃江华敲响了Kamran的家门,两人步行前往社区医院。疫情期间,武汉主要的大型医院都作为定点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基层的社区医院就承担了其他患者的诊疗任务。
正值中午,社区医院的病人不多,但医生们依然很忙,皮肤科的医生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给Kamran看病。他最后在外科门诊得到了诊断,医生给开了一些抗过敏的处方药,并嘱咐他,如果过敏症状继续加重的话,可以联系他开具电子处方,这样就不需要专门再跑一趟医院了。
Kamran拿完药以后就从社区医院出来了,覃江华一路陪着他回到了小区。这次看病的经历给Kamran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每个人都很焦虑、痛苦,都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他们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照顾”。
Kamran和覃江华、王姐在社区医院。 受访者供图
“3门702,1人正常”,从医院拿回来的药效果很好,Kamran皮肤的症状开始减轻,晚上七点半,Kamran测了测自己的体温,正常,随后他在社区群里报告了自己的情况,这个群覆盖了Kamran所在网格的所有住户,专门负责监测大家的健康状况。
小区封闭两个多月以来,每家每户都要在群里早晚“打卡”,而Kamran是群成员里唯一的外国人。过去的这两个月,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让Kamran感触良多,“在每个人都容易感染的情况下,各行各业的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志愿者工作中,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为什么选择留在武汉?”武汉“封城”以来,很多人都问过Kamran这个问题。Kamran在武汉生活了3年,对武汉的印象一直都很好,这里的人们很热情,他也很喜欢当地的美食,特别是热干面和武昌鱼。
疫情爆发的一开始,Kamran就想去当志愿者,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导师和他的武汉房东,房东帮他联系了社区,但社区考虑到Kamran在中文上沟通不便,最终没让他参与志愿工作。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次疫情让Kamran觉得自己对武汉的感情更深了,作为一个留学生,他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甚至是“超出想象的关怀”。“我必须要向武汉的人们表达我的谢意,说实话,仅用几行字或者几段话是远远不够的。”他说。
“封城”以来,Kamran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再次走上武汉的街头,再好好看一看城市的一草一木。
4月3日,Kamran终于如愿以偿,随着武汉的小区陆续解封,Kamran走出家门,沿着楚河汉街走了一下午,这是他60多天来除了看病以外第一次出门,“接下来我想好好地生活”,Kamran说。
Kamran的朋友圈截图。受访者供图
(文中王姐为化名)
(指导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师 周婷婷;澎湃新闻记者 彭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4月6日,湖北省武汉市的顾女士在微博上反映称,自己69岁的父亲此前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住院,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转阴后,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