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慎终追远当因时而异

柳州晚报 2020-04-05 09:43 大字

莫礼君 摄

□陈佚生

先哲曾子说过一句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要谨慎地对待死去的父母,为他们认真办理后事;还要经常追念和祭奠亡故的先人,这样百姓就会归化于忠厚了。

几千年来,人们认为的“慎终”就是风光大葬(土葬),“追远”就是恒久的祭祀。

中国人,尤其是汉人,传统丧事仪式以土(墓)葬为主,这和我国的农耕社会过长(6000年左右)有密切的关联。长期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人们对土(尤其是故土)的依恋情结。安土敦乎仁、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等思想观念,就是土葬的思想基础。

丧事也称丧葬,丧即哀悼死者,葬是处理遗体。过去,在人生种种礼仪中,丧葬之礼最繁杂,也最为人们所重视,这除了受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影响之外,儒家的孝道为先,先人荫庇后代一类的思想长期潜移默化也是关键。因此丧葬仪式就成为衡量子孙孝道的标准,也是能否得到先人荫庇家道昌隆的先决条件。

民国时编纂的《柳江县志》对丧葬礼仪的记述甚详,种种程式都有介绍,而在今天看来,可说是陈规陋习,毫无意义。过世了的慈爱善良的长辈,也不愿儿孙们为他们的“入土为安”如此费钱费事,兴师动众,奔波劳神!

土葬要占用大量可耕用的土地,与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格格不入。推行火葬就是改革丧葬陋习的一种文明举措。为了迎合人们“慎终追远”的理念和需求,近几十年在推行火葬之后,市民政局营造了几处公墓,逝者的骨灰尽可放心安放到公墓里。这几年一些地方又陆续推行海葬和花坛葬,让骨灰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既环保又让逝者归于自然,做到入土为安;既省事又省心省钱,还免除了清明节上坟担心天气不佳、交通堵塞等问题,这是“慎终”的最佳选择。亲人们聚在一起,长辈可以向晚辈介绍先人生时的种种事迹,传承良好家风,回忆逝者在世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等。这是最为新潮、最为高雅、最有文化层次的“追远”方式,先人若是泉下有知,也会含笑点头的。

最近因疫情原因,市民政局作出清明节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服务决定的同时,提倡以网上祭祀、居家追思等方式缅怀先祖,寄托哀思,这是历代提倡的“慎终追远”的最好方式。

新闻推荐

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危险?专家称目前国内人数不大 仍应做好自我防护

实验室检验人员在生物安全柜里面操作,对核酸样本进行提取。新华社发4月1日,随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