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多国限制农产品出口,专家称不会冲击中国粮食安全

农村大众报 2020-04-02 15:04 大字

据新华社哈尔滨4月1日电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背景下,多个国家禁止部分粮食出口,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焦虑。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农产品贸易限制,可能会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一定波动,但不会冲击中国粮食安全。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国家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如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小麦粉、胡萝卜、糖和土豆出口;塞尔维亚已经停止葵花籽油出口;主要大米出口国越南暂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其官方网站说:“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人们恐慌心理,一些国家的居民出现囤积食品行为,加上部分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释放的信号可能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波动,对少数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影响。

“但对中国粮食安全基本没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产量高、库存足、进口少,自给率保持95%以上。”李国祥说,中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但主要大豆出口国并没有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他们国内消化不了那么多库存和产量,需要用来出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中国在聚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具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的坚实基础。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逐步提升。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2019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2263.6亿斤提高到13276.8亿斤,增加了1万多亿斤。去年10月,中国公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中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新闻推荐

“爱鸟周”活动启动 今年主题:爱鸟新时代 共建好生态

春季正是候鸟迁飞、集群活动的季节,4月2日起,“爱鸟周”启动,各地将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鸟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澎湃新闻从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