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母亲的“土道理”

日照日报 2020-03-29 05:32 大字

续元元

最近,由于婆婆生病住院,母亲从老家赶过来,帮我照看两个年幼的孩子。每天,伴随着清脆的锅碗瓢盆、大米饭和菜香,母亲瘦小的身影不停忙碌着,一家人的生活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晚上,等把孩子们都哄睡后,是我和母亲难得的“秉烛夜谈”时间,聊聊儿时的回忆,说说当下的生活,拉拉娘俩的知心呱,这样的时光简单温馨,又是如此难得。闲谈间,我的记忆也被逐渐拉长,往事一件件浮上心头……

细处太算计 没有大出息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从我记事起,印象里她就像上紧了弦的钟表从没停下过,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着。

儿时,母亲经常会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到地里,让我们学着干些农活。母亲边干活边从泥土中“挤”出一些如泥土般朴素的道理,耳濡目染中,让我们受益匪浅。即使后来读到研究生,我学到了很多深奥的理论知识,但也难以忘怀母亲的那些道理。

“吃亏人常在,不要贪图占小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细处太算计,没有大出息,精明大了就是傻。小事上含糊,大事不糊涂”“百人百姓百脾气,遇到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别人对不起咱是他错了,咱再还回去,咱不是也跟着错?”“山不碰面人碰面,你对别人的好,别人会记着,你给别人亏吃,别人更记着,对别人好,自己心里舒坦,对你好的人也多”等等。

正是因为这份大度豁达,无论是邻里关系、还是亲戚交往,母亲都处理得很恰当、融洽,从没跟人红过脸。现在想想,也许正是听惯了母亲这些朴素的道理,我们姐弟三个,不管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都能以善良宽厚相容,以坦诚正直相待,总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

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更不能撒谎

从记事起,我就记得妈妈给定的规矩:别人的东西,再好都不能随便要。因为日子过得紧巴,生活中那些非必需品,妈妈一般不会给买的。小小年纪,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自卑,但是看到别人的“好东西”,难免会羡慕。

记得有一次,我没经住“诱惑”,接受了小朋友送的橡皮。小孩子的想法总是变得很快。几天后,那个小朋友又想把橡皮要回去,可是我已经弄丢了。

害怕妈妈知道了会生气,我不敢说实话。于是,我以买橡皮为由跟妈妈要了5毛钱,买了两块橡皮,一块还给了小朋友,一块自己拿回了家,把剩下的1毛钱交给妈妈。

妈妈问我,找回来的钱怎么少了。我给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答案——— “橡皮涨价了”。事实证明,说了一个慌,就需要一百个谎言来掩盖,何况我说的谎还如此的不高明。可想而知,不用求证,妈妈就知道我撒谎了。面对关于品德错误的事情,妈妈的严厉从来不打折扣。她让我面壁思过,还手持擀面杖在旁边陪着我,直到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不再撒谎。

从那时起,“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更不能撒谎”的教训深深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享受比付出

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所有的花销都靠爸爸一个人打工挣钱,有时学费都交不上,这种情况直到我上了高中才有所改观。在上大学前,我穿的大多数是别人穿小送的衣服。随着年龄增大,女孩子也知道爱美了,慢慢对自己总是穿别人的衣服有了意见,心里不免有些自卑。

“我不要这个褂子,一看就是别人给的,现在谁还穿这样的呀。”上初二那年,我想要个新外套。妈妈给我找出一件堂姐穿小的衣服给我。我没忍住跟妈妈发起了脾气。

“咱家什么情况你也知道,如果是必须买的,怎么样妈妈也会想办法。”妈妈没有生气,耐着性子跟我讲道理,“衣服只要穿得整齐干净就行。要比就比学习,只要学习好,品德好,老师和同学就都会喜欢你。”

妈妈的话,让我顿时没了脾气。最终,那件“过时”的外套留在了我的初中毕业照里。

为了供我们三个上学,爸妈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省吃俭用,着实不容易。“不蒸馒头争口气,不比吃穿比学习”,理解了爸妈的辛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成了我当时的奋斗目标。工作后,妈妈常跟我说,“工作不是去喝糖水,就得扑下身子好好干,不比享受比付出,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和良心”。

虽然,现在的生活已经不用再为“买一件新衣服”而斤斤计较,但是勤劳简朴、踏实勤勉已经成为习惯。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后,越发体悟出妈妈那些朴素话语中的深刻道理。盲目攀比要不得,“攀”上物质享受、“比”出心理优越,极容易内心失衡、陷入迷茫,甚至走上歧途。只有坚守初心,知足知止,才能做到心清如水、正道直行。

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一辈子务农、一辈子只和锅碗瓢盆打交道,看似没有什么超人的见识,但依靠朴素的为人处世道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现实中的我常常会很自然地以母亲为榜样,把母亲的这些“土道理”也讲给我的孩子们听,这也是一种传承吧。

新闻推荐

疫情期间 京城足球青训困境中求生

疫情之下,户外体育设施暂时关闭;在线教学成了多家足球青训机构的自救手段。图/Osports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遭受前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