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上海轨交每周客流增量在80万人次以上

澎湃新闻 2020-03-28 14:25 大字

2020年3月28日下午2:00,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介绍,3月24日零时起,上海市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等级调整为二级响应后,上海市内公共交通有序恢复。

轨道交通方面,随着全面复工复产,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快速回升,每周客流增量在80万人次以上。3月16日轨道交通客运量在春节后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规模,至3月24日达到640.2万人次的近期最高值,恢复到历史同期的六成左右。

3月24日,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段)恢复运营。目前,11号线(昆山段)三站日均进站客流1.44万人次,出站客流1.39万人次,恢复到疫情前正常客流的五成水平。

同时,早高峰时段,轨道交通将继续实施重点车站限流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地面公交方面,机场、火车站等附近的公交枢纽站对乘客不再测温。3月23日-3月27日上海市地面公交客流回升至日均约284.4万人次,比前一周上升13%左右,约为去年同期的一半,3月24日达到291万人次的最高客流。

毗邻公交全面复运,具体复运时间由各属地确定, 截止目前,全市24条毗邻公交已恢复20条(尚未恢复的4条为嘉定59路,嘉定60路,太仓501路,昆山C7路)。

出租汽车方面,全面恢复除目的地为武汉外的跨市境业务(含网约车、租赁汽车)。

水上客运方面,从1月23日至今,所有轮渡、三岛客运保持正常运营。3月16日,上海市正式恢复小洋山客运站客运功能。

杨小溪提醒,在疫情防控期间,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旧必须佩戴口罩。选择轨道交通、省际客运、水上客运出行时,仍需测量体温才能进站。乘车时建议扫描“防疫登记二维码”,以便行程可追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我们可以回家啦”162人坐上火车 从上海前往武汉

“我们可以回家啦。”3月28日,一名乘客欢呼着,登上D952次列车。这趟列车从上海火车站始发,途经武汉汉口站。3月28日起,铁路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