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此诗中的“英雄”解释为“像战斗英雄”,不对! □陈颖
1927年1月9日,33岁的毛泽东离别故乡时,在毛氏公祠的讲台上发表演讲,他慷慨激昂地挥动着臂膀,号召乡亲们团结起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一定要推翻万恶的旧社会。听过他演讲的老乡回忆说,当时,他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最后是这样说的:“乡亲们,同志们,三十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绝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
结果,他开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宣告成立了,用了22年时间。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公安部长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韶山冲。作为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开国领袖——阔别故乡32年的农家子弟,这里安葬着生他养他的父母。第二天一早,他来到父母墓前,深情地鞠了三个躬。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问他:“主席,要不要把坟修一下?”毛泽东说:“不要了。过去乡亲们保护了这个地方,敌人要来挖坟没找到,保持这个原样就行了。”又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回来,我还要来看望两位老人的。”下山后,在参观父母生前住过的卧室时,他又对身边人员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毛泽东百感交集,他与乡亲们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察看了自己的故居;畅游了韶山水库;宴请了父老乡亲。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回忆说:毛主席在韶山的所有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支付。在韶山宾馆写这首诗的那天晚上,他靠在床栏和被子上,用报纸垫底,上面放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纸上写了涂,涂了写,嘴里念念有词。他作诗时才会这样。哼来哼去,折腾有两个多小时,停住笔,抑扬顿挫地吟诵出那首《七律·到韶山》。吟罢,又拿笔写了一行字: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初稿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湖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将“哭”改为“咒”。毛泽东欣然同意,因为哭和咒上半部都是两个口字,所以,毛泽东幽默地说:“你是我的半字之师。”
为解释“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两句诗的意思,1959年9月13日,毛泽东在给胡乔木的信中说:“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之后,还是有人误解为“三座大山”。为此,1964年1月27日在《对<毛主席诗词>若干词句的解释》中,他再次注明:“这里的‘霸主’,就是指蒋介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这首诗的灵魂,是他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是他领导人民打天下得天下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为了有口饭吃、有件衣穿,过上好日子;为了不再受压迫、受剥削,有尊严地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此而奋斗,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单毛泽东一家就牺牲了6个。1930年,29岁的妻子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英勇就义;1935年,30岁的弟弟毛泽覃在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战斗中阵亡;1943年,47岁的弟弟毛泽民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1950年,28岁的大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异国他乡;堂妹毛泽建牺牲时24岁;侄儿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牺牲时才19岁。
毛泽东高呼着:“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经过前赴后继28年的浴血奋战,当年定都江西瑞金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终于变成了定都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换了日月,换了人间!
有的专家在解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联诗时,认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意思是:“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我认同。但把“遍地英雄下夕烟”解释为:“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各地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像战斗英雄一样,收工回家了。”我不认同。
我认为,“遍地英雄”指的就是在田间地头劳动的成群结队的公社农民。在毛泽东眼里,农民就是英雄,而不是“像英雄”。
古今中外宣传的“英雄”,大多是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那些人。毛泽东则不然,在他眼里,各行各业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英雄。他说过: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而种粮食的农民就是解决最大问题的人。所以,在延安时期,他就把大生产中种粮多贡献大的农民,称之为“劳动英雄”。
新闻推荐
驻村三益,喜欢上这一方淳朴的土地。如今春暖花开时节,在这乡间田垄里穿行,感受春天的温暖和蓬勃向上气息,更是一种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