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大疫当前,我看到了法治的光

西部法制报 2020-03-07 00:44 大字

尚淑莉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席卷了全国。

疫情伊始,人们的情绪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忽高忽低。这其中有在网上发出亲人过世,悲伤难挨的纪念悼文的;有流浪在外,谈不被理解的各种心酸的;也有痛斥囤积居奇,欲发国难财的不良商贾的。

有人说你心里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作为一个法律人,透过种种纷扰,我看到的是法治进步的力量。这其中有意识层面的流动,但更多的是外化的行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发生过的瘟疫不胜枚举,但如当下中国举全民之力、上下同心、尊重科学、规范有序的,应不多见,无论警察、医生、护士、百姓都严阵以待。

正月初四,一条短信进来了,来自关中某县的县长:“您好!当前情况下征用民营医院,百姓不同意怎么办?如何补偿?”

想要回答好他的提问,必须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政府有没有权力征用民营医院?第二,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政府才可以征用民营医院?第三,哪一级政府有权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征用民营医院?第四,征用民营医院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回答了这位县长的提问后,我颇为感慨。疫情下的基层领导开始关注法律的规定,懂得将拟实施的行政行为事先放在法律的框架内去预判,去预估它的合法性,用法律人的思维去处理问题。这难道不就是法治的光芒吗?这次疫情中,我看到了一些地方官员的变化,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对接法律专业人士,而且有对生命、对职责的敬畏。

从大年三十开始,政府发布取消人群密集性集会的通知。我原本以为,在多元化的当下,不会有那么多“听话”的人。但是,我看到了喧闹城市呈现出寂静,大街小巷很少有人,偶尔遇到一两个过路行人,大家都口罩防身。我和朋友聊起这场疫情,大家都自觉选择听政府的话,居家隔离。我想这整齐划一的动作,是老百姓对规则有了新的认识,敬畏生命从遵守规则开始。这期间,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居家隔离,不给国家添乱”。这简单的一句话,牺牲了春节本该有的热闹,放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传承了几千年的走亲访友,但这些行为的选择,并非来自强迫,更是出于自愿。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公民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是基础,这在疫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前些天,人们讨论最多的是“8人传谣事件”。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刊发题为《治理有关新冠肺炎的谣言问题,这篇文章说清楚了!》的文章,对“8人传谣被处理事件”作出评论。西方有句谚语叫“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在这样一个没有原告,没有受理法院的“案件”当中,最高法公众号主动发声,对该事件作出评论,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厘清了造谣与言论自由的界限。

我相信,尽管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汲取的经验教训,但所有这些点滴的努力,最终都将汇集成中华民族法治历史上的大河。

守法的公民和守法的政府一样值得尊敬。这次的全国抗击疫情大会战,留给我们的将不仅是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更多的则是依法治国的最新成果。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与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建构!

新闻推荐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详情请扫描二维码本报讯3月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就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各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