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陪伴担忧父亲的女儿 直到她露出久违的笑容
【编者按】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
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坚守在临床第一线。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守卫人民健康。
从1月26日起,澎湃新闻浦江头条栏目推出《医护日记》,记录那些在临床一线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医护人员。
3月3日,武汉,阴天。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前几天,病房里有几位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焦虑和失眠。我和我们组的组长介勇准备到病房里给他们会诊。一早,在护士长和科室医生细心地协助下,我们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心理医疗队队员在这里开展心理援助。 本文图片均为徐阿红供图
一层又一层穿戴好,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还没有做什么动作身上就已经开始出汗。再次检查、确认防护穿戴无误后,我们就随着查房医师进入了病房。
从1床开始,我们逐一进行查房,对患者进行问询,评估其情绪状态,并做好相应记录。在完成所有患者的评估后,我们对几名出现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了重点干预。
上海心理医疗队第四组部分成员。
有一名患者本是在方舱医院住院,其间病情进展,中途转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在病房里已经治疗了一周了,在查房的时候总是反复询问医生“检查结果如何”,晚上睡眠也不好。
在我们进行干预的时候,患者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就自己怎么得病,当时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到方舱医院,后又怎么转到这里,絮絮叨叨和我们讲了很多,甚至还把自己曾经做过的所有胸部CT报告都拿给我们看。
患者很焦虑,担心自己病会加重,担心核酸检查仍是阳性,还担心自己的生意等等,同时伴有心慌的躯体症状。患者愿意讲,我们就在一旁静静地听他讲完,给他心理上的支持,并结合他的检查报告为他分析、解释病情,还教给他放松的技巧。
这位患者知道我们是来自上海,就流露出感激之情:“我从头讲到现在,你们一直陪着我、听我讲,真的很感谢,感谢你们从上海过来帮助我们,讲了这么多,我心里感觉好多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的意义吧。
就在即将出病房的时候,护士台的电话响起,病房外的医师打电话进来,“23床最近情绪不好,想请心理医生去看一看。”我们先向护士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得知她父亲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另外一家医院住院,前几天老人家病情加重,转入了ICU。
徐阿红与另外一名心理医疗队队员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开展心理援助。
当我们看到她时,这位担心父亲的女儿显得非常疲惫。在与她的对话中,她讲述自己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担心父亲的病情,她很想去照顾自己的父亲,可是自己还在医院里治疗,即使出院了,也要在隔离点14天后才能出去,所以对于父亲,她内心有着很深的愧疚。
对于患者的情况,很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我们无法让其立刻去陪伴父亲,可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和患者站在一起,静静地听她倾诉,在心理上陪伴着她、支持着她,就像一把椅子,可以让她疲惫的心在这里暂时停靠歇息。
两天后,听她说父亲已经转危为安,从ICU转到普通病房了,我们终于在她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患者的心声,我们能走进患者的心灵。
每个患者都是一个秘密,只有耐心倾听才能揭开一个个谜底。
陪在患者身边,听他们倾诉,听他们抱怨,听他们无奈,听他们愤怒,听他们感恩,听他们所有的情绪,我们只需耐心倾听,静静等待他们内心的花朵悄悄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人社部:疫情防控经历视同一年基层工作经历 发改委:物流企业复工率超6成
人社部:疫情防控经历可视同一年基层工作经历据人社部网站3月6日消息,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