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生产职业装和行业服的企业,转产防护服 紧急转产二三事
“姐,现在咱们厂里转产,给‘前线’生产防护服了。挺缺人手的,明天你来厂里帮忙吧。”电话这头,薛静荣语速很快。
2月3日,进厂上班第一天,薛静荣就感受到了生产任务的艰巨。当晚,她拨通了姐姐的电话。
“好。”电话那头,姐姐薛静丽没有犹豫。
第二天,石家庄际华3502公司三分厂备补组工人中,又多了一对“姐妹花”。
1月25日接到任务后,原本生产职业装和行业服的际华公司,迅速转产,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生产防护服。1月27日拿到样品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工艺标准和产品注册标准迅速编写完成。1月30日下午,2套防护服样衣初稿完成。4天后,际华公司生产出第一套医用防护服样衣。
咱们工人有力量。2月3日,际华公司实现量产;2月8日,日产过万套件;2月13日,日产2.1万套件;2月18日,日产3万套件;2月20日,日产突破4万套件。
从零到日产4万套件,际华公司只用了短短18天时间。
为前线尽心意
1月25日,大年初一。际华公司接到复工转产指令:紧急生产10万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际华公司是国家规定16家着装单位职业装生产保障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生产职业装的企业之一,为工商、税务、高法以及大型国企等行业和单位制作民用行业服。
“我们把其他的产品生产都停了。”公司总经理助理、策划生产部长卢金宝说,“生产场所经过改造消毒,全部改成了防护服生产。”
从无到有,从零到10万套件,生产难度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际华人顶得上、打得赢,彰显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品格和力量。
2018年,薛静荣离开企业后,与丈夫经营着一家餐馆。听说公司要为前线医护人员生产防护服,她给三分厂备补组组长黄洪涛发去微信:“我想过来帮忙,给不给钱无所谓。”
“看着微信,我当时只想到了一句话:咱们的工人多好啊。”黄洪涛说。
上班第一天,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当晚薛静荣拨通了薛静丽的电话,邀请曾在厂里工作过的姐姐来帮忙。
“好,我去。”放下电话,薛静丽才意识到,连一个家人的意见都没问。“你得去,厂里现在正缺人手。”家人的回应简短且让她安心。
第二天,薛静丽返厂了,哪道工序缺人就上哪道工序。如今,薛静丽和备补组工人一起,每天从早上7点半忙碌到晚上11点多。
丛建敏,原来是研究院样衣室的员工,技术过硬,动作娴熟,去年底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听说厂里要制作防护服样品的消息,她坚决要求返岗。而今,她已重新回到了生产岗位。
“本来按规定是初七上班,延长假期后,我们就开始通过电话、微信群统计谁能上班。工人们一听说是为前线生产防护服,都表示‘没问题’。”际华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王秀利说。
2月3日,公司全面复工当天,参与医用防护服生产返岗员工近3000名,复工率高达90.78%。
设备保障确保质量
制约防护服产量和质量的专业设备是热风机。为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际华公司租借了多台热风粘条机。但由于款式不一、新旧不一,大部分热风机都需要经过进一步维修、调试后才能投入使用。
困难难不倒际华人。设备保障部的18名职工,全体吃住在厂区宿舍。每接到一批设备,第一时间到厂维修、第一时间调试。仅一周时间,200多台热风机投入生产,基本满足了各分厂的生产需求。
操作热风机,要掌握好温度、速度和压力三方面。
尹翠红是公司三分厂D3组的组长,她和修机师傅研究后决定:每两个小时根据工房内温度调试一次机器,保证机器性能,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短短15天,D3组班组从一个从来没有生产过防护服的班组,大跨度转产,日产量迅速提升到3000件。
工会不缺席
2月21日上午9点,际华公司二分厂。
工会、质量管理部、管控中心、技术管理部人员,有的拿着秒表精准计算着,有的拿着纸笔认真登记。这是公司工会在二分厂举行医用防护服压胶关键工序技能竞赛。
“通过关键工序的技能竞赛,我们发现每个分厂都有高手,在粘条工序同一部位的操作,熟练工和慢手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工会干部高建伟说,竞赛后,工会要组织相同工序工人进行互相学习,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
鼓舞工人力量,工会永不缺席。目前,际华公司工会已举办3次技能比赛,全面提升了防护服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现在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的工人,比比皆是。”公司党务部部长赵瑞江说,主力白班从早晨7点半上班,到晚上11点半左右下班。中间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实现了“人倒班、机不停、连轴转”全天候运转。
截至3月1日,际华公司累计已生产76万件防护服,向武汉等“战疫”前线发送55万件。目前已处于稳产阶段。
新闻推荐
巷议“看看别人家的电梯,再看看我们”“检查车还要检查后备厢”……当封闭式管理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普遍做法后,社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