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5次国际突发卫生事件 催生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华西都市报 2020-03-06 02:14 大字

催生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大楼。

科研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燕磊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在武汉暴发,并蔓延至全中国。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人类防治疫情的方法不断增多,卫生体系也更加完善。但从本质上讲,人类与病毒和疾病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近30年来,有很多传染病都给人类带来过灾难性后果,有些疾病的致死率甚至远高于新型冠状病毒。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世卫组织已先后五次确认出现“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致死率的“恐怖”病毒

与新冠肺炎比起来,近30年来,国际上有些传染病致死率非常高,甚至一度超过80%。

1998-2000年间,源自非洲乌干达及肯尼亚一带的马尔堡病毒,致死率达到83%。2004-2005年,非洲安哥拉再次暴发马尔堡病毒,死亡率也高达88%。

人类在遇到埃博拉病毒后,对于传染病的恐惧到达了高点。说埃博拉恐怖,主要是因为它较高的致死率。

据统计,2013-2016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在全球范围导致超过28500人感染,11300余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约为50%,在部分非洲地区,死亡率甚至高达90%。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埃博拉疫情屡禁不止的原因,可能与非洲人喜欢“丛林肉”有关。

就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没多久,美国国内也遇到了“最强流感季”。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2019-2020年,全美范围有1900万人感染,造成至少1万多人死亡,堪称过去40年最致命流感之一。

对中国来说,近年来的传染病死亡率排行榜上,艾滋病已经超过肺结核和狂犬病,成为头号杀手。

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即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为艾滋病感染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上学、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

“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为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了政策保障,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降低了病死率,更是遏制住了我国艾滋病疫情蔓延扩散的势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中国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被控制在极低水平。

国际合作加强催生PHEIC

事实上,在2002-2003年的SARS疫情过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个词才第一次被世界卫生组织创造出来。

PHEIC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正式声明,指的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当传染病疫情满足相应条件时,世卫组织总干事有责任确定某个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缔约国则有责任向世卫组织通报相关疫情和病例。

若发生PHEIC,总干事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可以发布、修改或者撤销临时建议及长期建议。在本国领土上发生疫情的缔约国,也可向总干事提出PHEIC已经结束和(或)建议撤销临时建议,并可就此向突发事件委员会陈述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组织宣布的PHEIC并不等于“疫区国”,PHEIC在各种层面上都不等于“末日”,国际社会很多其他国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也就是说,“疫区国”这个民间说法并不准确,世卫组织从来没有将整个国家划为“疫区”。

在2020年1月30日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后,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谭德塞称,“作出这一决定不是因为中国正在发生的情况,而是因为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情况,我们最大的担忧是,病毒向一些卫生系统较弱国家扩散,这些国家可能并未做好准备应对疫情。”

在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宣布这一决定并非是对中国没信心,相反,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保持信心。”

谭德塞表示,虽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树立了榜样,“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被此次疫情影响的人,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整个世界和你们站在一起。”

新冠肺炎之前的五次PHEIC

随着各种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现代临床医学一直在高速发展,但由于病毒演变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类疾病的复杂以及世界发展的不均衡,人类有时候仍无法控制流行性疾病的突然暴发。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世卫组织共宣布过5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从猪流感变异的变体甲型H1N1流感,有几近根除后复活的脊髓灰质炎,也有差点让里约奥运会“腰斩”的寨卡病毒,还有“人类的诅咒”埃博拉病毒……

2009年,一场由墨西哥暴发并迅速席卷北美的甲流,导致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万人感染H1N1,总死亡人数约为28.5万,是近些年来感染人数最多的一次全球性疫情。

正是由于这次疫情,让国际卫生组织首次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0年8月,世卫组织判断全球范围大流行已结束,因此宣布解除PHEIC。

但随后,非洲埃博拉疫情先后两次让世卫组织拉响PHEIC警报。此外,2014年暴发的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和2016年巴西暴发的寨卡病毒疫情也被认定为PHEIC。

公开透明,才有助于遏制疫情与恐慌。

世卫组织宣布PHEIC并不是世界末日。相反,及时而透明的事件通报,有关国家和世卫组织对风险的合作评估,加之有效的风险沟通,将减少疾病国际传播的可能以及其他国家单方面施加贸易或旅行限制的可能性。

其实,每一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布,都是人类不断积累流行疾病防治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面对病毒演变挑战的过程。

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参考资料:

1、《除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有这些传染病超级可怕》,新京报

2、《历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及启示》,中国经济新闻

新闻推荐

“掌上测学” 让纪检监察干部“储能”

本报讯(林森余亚欧前锋记者站兰林前)近日,桂兴镇纪委书记赵德杰在微信工作群里晒出了“掌上测学”学习平台100分的测试截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