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诗人”袁枚
□新时报记者 徐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首沉寂了300多年的小诗《苔》,一度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被乡村教师和他学生的演绎深情唤醒。
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生命却在顽强生发。你看那苔花虽如米粒般大小,也要像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样卓绝开放。它告诉人们,纵使生长在不被瞩目的角落里,也不要哀怨和胆怯。把梦想装进心里,一样可以让人生绽放出别样的光芒。袁枚用这样一首简单通俗的小诗,带给人无穷的自信和力量。
其实,袁枚还有另一首诗名同样是《苔》的小诗:“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比起“苔花如米小”,这一首也清新灵巧,另有一番趣味。世间万物各有各的兴致所在,这要随它爱暖还是爱凉。青苔这样喜阴爱凉的,就会问向阳爱暖的红叶:什么是斜阳?无需非和别人对比,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
在袁枚的心中,也许他就是毫不起眼的青苔,不在庙堂之上,而处在江湖之远。袁枚真是喜欢苔这种植物。还有一首《古墙》也提到“苔”:“古墙庭院角,经岁树阴遮。幽绝无人见,青苔作小花。”颇有几分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味。袁枚这几首小诗都明白如话,细品起来却韵味无穷,值得反复吟读。实际上不光在清代诗坛上,在文学史上袁枚也是一名“宝藏诗人”。
袁枚是清代钱塘人,乾隆年间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务,负责起草诏书,是皇帝的近臣。后来还在江苏溧水、江宁等县做过县令。做地方官时,袁枚为政有方,勤政有名。不过他个性疏放、崇尚自由,喜好出游和广交朋友,闲暇时好花竹泉石、名人字画。
这种奔放自由的个性本不适合做官,33岁那年,袁枚辞官回家,在江宁(今南京)买了一处园子,命名为“随园”。后来,他就在这个园子里写诗作画,招收弟子授课,一直在这儿生活到去世,所以世人都称他为“随园先生”。袁枚以82岁高龄去世,可谓是少见的基本按照自己的性情度过一生的幸运文人。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袁枚这首《题画》是他的诗作中流传较广的一首。一幅田园风格的清新悠远的画面,袁枚寥寥几句点染出这幅乡村晚晴图。另一首《所见》与之类似,十分富有童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描绘了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动态画面,让读者感觉这个调皮聪明的小牧童如在眼前。
格局大气开阔的诗歌,袁枚也有。61岁时,袁枚因“右足忽病疮”在家养病,这年冬天他作了一首《十二月十五夜》:“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尤其是最后一句,就算和唐代经典咏雪名句“大雪满弓刀”相比也不逊色。
作为诗人,袁枚的笔触相当广泛,反映现实、咏物怀古、描绘山川自然和表现个人志趣,大都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和正宗格调限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比如一首《马嵬·其二》:“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当年唐明皇和杨贵妃马嵬坡死别,千百年来,人们为这段帝妃之情哀婉和叹息。袁枚却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杜甫的《石壕吏》作对比,将帝妃悲剧转向民间夫妻惨剧,点染出了在战乱纷繁的安史之乱时期,更为凄怆的那些普通百姓夫妻的分离。尤其是最后一句“泪比长生殿上多”,在翻出新意的同时,也渗透着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这是袁枚对苍生的厚重人文关怀。
袁世硕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评价,袁枚的一些诗“只将寻常话作诗”。无论从内容或者形式,袁诗都显示出向近代文学演进的历史征兆。如《湖上杂诗》其一:“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另一首《遣兴》则更具有别出心裁的情趣:“桃花吹落杳难寻,人道迟来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错过了桃花盛开的时节,想见桃花、期待桃花的心思比真正见到花的心思更浓。
袁枚作诗用词用语简练直白,却在平淡自然中融入自己对万事万物的哲理解读。这是他在唐宋诗歌不可逾越的高峰之后,开拓出的个性化诗歌的生命力和创造性。
新闻推荐
浙江省卫健委3月5日通报,3月4日0-24时,浙江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为湖州市德清县报告的意大利输入病例)。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