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广州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成为卫生应急体系重要力量

澎湃新闻 2020-03-05 13:37 大字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广州市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称,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结合广州实际,制定上述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广州市基本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使用激励机制,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与服务居民的契约关系积极向好,每万名居民拥有3.5名全科医生;到2025年每万名居民拥有4名以上全科医生;到2030年,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体系,全科医生被社会广泛尊重、认可,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以上全科医生;以此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使全科医生更好地为居民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传染病防控等一体化服务,使全科医生成为群众可信可靠、不可或缺的健康服务者和基层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体系的重要力量。

上述实施方案提出如何健全全科医生的培养机制。

第一,加强全科医学院建设。广州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要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至少一个月全科临床见习实习,使医学生早接触基层、接触全科。鼓励广州医科大学在市属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全科住培基地)、基层实践基地聘请有教学能力的优秀全科医生,承担教学任务,符合条件的应聘任相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进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多层次的全科医学人才。

第二,加强全科医学科建设。认定为全科住培基地的综合医院必须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鼓励二级及以上的综合医院开设全科门诊。对市属全科住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各基地全科医学科建设、全科专业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考试通过率、学员满意率、所属基层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等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第三方评估,并通报评估结果。市财政支持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的市属全科住培基地建设。

第三,加快全科医生培养。2020年起,每年要将不少于20%新增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用于全科医学专业。市属全科住培基地(含中医)从2020年起全科专业招收数量达到当年总招收计划的20%,并逐年增加。

第四,扩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范围。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有关临床专科医师(含退休)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岗位)培训。经严格考核合格者,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第五,积极开展全科继续医学教育。全科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单设类别。大力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和远程培训。提升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到医防结合。广州医科大学要积极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和专升本或全科临床硕士同等学历提升教育,每季度开办1期(1—2周)基层全科医生进修班,培训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基层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处方集培训,及时为各区基层全科医生更新全科医学发展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适宜技术的培训。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全科医生继续教育与能力提升。

上述实施方案也提出多种完善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

首先,加强全科医生岗位管理。各区从2020年起按每万名居民至少配置3.5名、2025年配置4名、2030年配置5名以上的全科医生岗位。各区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支持和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核定的全科医生数自主临聘全科医生,并签订劳动合同、同工同酬,所需经费由区财政保障。

其次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与本地区公益一类人员工资标准外核增奖励性绩效工资,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但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基数调控。核增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通过做好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预防疾病措施获得,其分配要以考核为基础,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向全科医生倾斜。探索市财政补助签约基本包的家庭医生团队(含社会办医疗机构)模式,补助办法另行制定。(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香港称一确诊患者的宠物犬低程度感染新冠,专家:还需要更多证据

记者|金淼编辑|3月4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宣布,一条居于新冠肺炎确诊者家中的宠物狗,在2月26日、28日及3月2日的口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