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病了要不要上医院 儿科医生给父母提防控建议
疫情期间孩子生病去不去医院看病,可让不少家长犯了难。有的家长自己当起了“医生”,将家里的存药翻了出来;有的家长给孩子“全副武装”,仍然战战兢兢;有的家长干脆替孩子见医生,结果给明确诊断造成了困难。
当下,孩子生病,什么情况下需及时就医;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疫苗还要不要按时接种……对于家长们的疑问,儿科医生给出了一系列建议。
哪些症状需警惕与新冠肺炎有关
头疼脑热、咳嗽流涕、呕吐腹泻,属于孩子的常见病。但在疫情期间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是否与新冠肺炎有关。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首先不要慌张,需符合下列条件者才会高度怀疑患上新冠肺炎。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
另外,由于发病症状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容易令人混淆,其实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有以下主要区别。
感冒的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全年均可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流涕、鼻塞、打喷嚏,无发热或低中热,病程3天左右,可自愈。
流感的病原体为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其症状为高热,伴寒战,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病程1周左右,奥司他韦是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冠病毒,发病时间从2019年底开始。其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病症状轻重不一,儿童以轻症为主,目前暂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需积极防治并发症。
什么情况需尽快带孩子就医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家长少带孩子去医院是正确的做法。但如果孩子真的得了急症,那是不能耽误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尽快带孩子就医呢?
1.3个月以下宝宝出现发热症状,即体温超过37.3℃;
2.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高于40℃;
3.2岁以下儿童发热超过24小时,2岁以上儿童发热达到2天至3天,无法自主退热;
4.烧退后仍精神反应弱,昏睡、哭闹、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如喘息、呼吸频率增快、声音嘶哑等;
5.出现腹痛剧烈或呕吐、腹泻,同时出现尿量少、哭时没有眼泪、前囟凹陷等脱水症状;
6.发热伴惊厥,或惊厥反复发作。
我们理解不少家长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不能不带孩子去看病,另一方面又觉得医院是高风险的地方,担心孩子感染新冠肺炎。这就需要家长权衡利弊,如果是必须就医的疾病,不要犹豫,为了孩子的健康应及时就诊。
目前,北京市各大医院都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于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从就诊到检验、检查都有单独看诊区域和相对独立的路线,只要给自己和孩子做好防护,还是安全的。
疫苗能不能延期接种
新生儿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对象,由于他们的免疫力低,出现问题更要给予重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很少会发热,一旦出现发热应高度重视,不建议居家观察,需立刻到医院儿科就诊。
如果母亲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或处于疑似期间,需跟新生儿隔离,且不建议母乳喂养。任何有可疑接触史,或临床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的家庭成员,都应避免接触新生儿。
若无特殊情况,建议延后42天新生儿查体就诊。那么,需要打疫苗的婴幼儿怎么办呢?根据疾控部门关于疫苗接种的建议,家长可与社区接种点沟通何时接种,但有两种情况不能推迟接种疫苗。
一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妈妈所生新生儿的第2剂、第3剂乙肝疫苗,建议与接种单位预约后及时接种。
二是狂犬病、破伤风疫苗应及时接种。
其他疫苗的接种,可根据所在社区疫情传播情况及相关机构的具体要求选择接种。前往接种点前,先网上或者电话了解接种门诊情况,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慢病患儿视病情变化复诊
在疫情期间,慢性病患儿可适当延期复诊,但需遵循医生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不可擅自做主。
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患儿病情监测并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减少到医院的次数。如果患儿病情出现变化,甚至恶化,必须及时就诊。
对于疫情期间儿童的安全防护,我们的总体建议是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出门就一定要做好防护,但也不要去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
儿童必须外出时,尽量全程佩戴儿童专用口罩,家长随时关注孩子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表现。外出时注意穿着合适,不要捂热或受凉,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他人(1米以上距离)。同时,家长要细心看护,避免孩子在外乱摸、啃手指、揉眼睛、挖鼻孔。建议家长随身携带酒精棉球、消毒湿巾等,随时为孩子进行手部清洁。
家长回家立即换衣和洗手
需要上班和外出采购食材的家长也面临着感染风险,所以每次外出回家后要立即更换衣物和鞋,认真洗手后才能接近孩子。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护,将污染的纸巾扔进垃圾桶,然后认真洗手或清洗手臂。家人要避免跟孩子共用餐具、毛巾,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亲吻孩子,不对着孩子近距离呼气、喘气。孩子的物品、玩具、餐具,也要定期消毒。
居家时,家长要保持家庭清洁卫生。每日定时通风,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同时,教育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或打喷嚏、接触过唾液分泌物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学习七步洗手法。第一步:双手合并,掌心对掌心揉搓;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第四步:双手互握,互相揉搓指背;第五步:拇指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换;第六步:指尖揉搓掌心,两手互换;第七步:握住手腕揉搓,两手互换。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推行“双楼长”制、开展“一米”行动 北京朝阳织密楼宇防护网严守复工安全
■新华社记者鲁畅北京市近日发布进一步严格疫情防控通告,要求加强人员聚集的商务楼宇、商住混用楼宇以及工业企业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