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确诊治愈一月间:湖北患者在沪确诊 暂住小区居委陪伴全程

澎湃新闻 2020-03-04 08:13 大字

白浪 制图

“真对不起啊,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这么说,你们也是受害者,谁也不想生病的,这不是没办法嘛。”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居委书记之间,后者负责管理和服务他所暂住的社区。

1月19日,62岁的陆师傅从武汉来沪,悼念一位因病去世的亲人,本想停留三四天就回武汉过年,没想到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幸好,之后他治愈出院,如今在上海已停留了一个多月了。

而他所暂住的社区居委也陪伴他走过了全程,隔离密切接触者、安抚邻里、给全小区消毒、迎接陆师傅治愈归来,忙忙碌碌之间流露出上海细致与温情。

医护人员上门告知确诊病例家属居家隔离。   受访者供图

确诊当日:隔离和消毒都要以最快速度进行

老家在武汉,常年居住在广东珠海,1月15日,陆师傅和妻子回到武汉,准备迎接鼠年春节。

在武汉的4天内,他去超市买了年货,和老同学聚了餐,然后接到了妻子姐姐的女儿患病去世的噩耗。1月19日下午,他与妻子搭乘火车来到上海,悼念亲人。

奔丧期间,夫妻俩就住在妻子姐姐家——位于杨浦区殷行街道的一个社区内。

“本想把事情处理完就回武汉接着过年”,然而到达上海的第四天,1月23日陆师傅突然感觉身体无力,当晚开始发烧,前往附近的长海医院诊治,由于最初的症状只有低烧,医生怀疑是流感所致便开了两天的药。

吃完了药,烧退了,可浑身无力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1月26日陆师傅再次前往长海医院。这回医生了解到他来自武汉,立刻给他拍了CT,并进行了核酸检测。当天,陆师傅作为疑似病例在长海医院开始隔离。

次日下午,陆师傅收到了核酸检验结果和确诊通知,几乎同时,这一关键信息也被长海医院通过街道转发至他所暂住的社区居委。

回忆起当天情景,该小区居委书记晏晓蓉说,“我们立刻上门,要求他的妻子和妻子姐姐作为密切接触者开始隔离,对整个小区都进行了消毒。”陆师傅当天也获悉了妻子和妻姐居家隔离的消息,“上海的速度真快,这工作是做得越及时越好。”

除了繁重的工作量,同时涌来的还有难以避免的恐惧——晏晓蓉与同事上门排摸时曾接触过陆师傅,尽管都戴了口罩,但如果自己被感染了,接触过的其他居民怎么办?所幸当初上门排查是有做防护措施,此后体温也一切正常,居委工作人员们可以忙中有序,把该做的工作一步步落实到位。

晏晓蓉和居委干部一起上门送菜。   受访者供图

开始治疗:患者有医护人员安抚,居民有居委平复

确诊之后,陆师傅由120救护车送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集中治疗。

开始两三天,他并没有什么症状,心里还想着“是不是医生搞错了”。

然而第四日,他的体温升到了39℃,伴随着胃部恶心,没有胃口。“这时我就开始害怕了。”陆师傅事后回忆,毕竟当时他也知道这病没有特效药,家里人又一个都不在身边。

就在这时,医生的安抚起到了作用。一名公卫的医生告诉他,他这一层目前居住的都是轻症患者,治愈概率非常高,听到医生这么说,陆师傅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治疗的过程,陆师傅回忆其实和平时生病住院没什么两样,自己由于症状较轻甚至都没有挂盐水,全程以服药治疗为主,中间医生给换了一次药。他的病房里一共有三名患者,同是湖北人,颇有共同语言,平日里除了睡觉休息,还可以聊聊天打发时间。

在陆师傅接受治疗的同时,社区居委的工作也没有停下。大规模的消毒立刻引起了居民们的警觉,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因,居委并没有大规模张贴告示,但如果有居民前来询问,就选择实事求是地告知。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小区内消毒。  受访者供图

适度的信息公布是安抚人心的第一步,而劝说、科普也都在同步进行中。

“确诊病例对门的一对小夫妻可能是其中情绪最为激烈的,我们也可以理解。”在居委办公室内,晏晓蓉给这对夫妻做了半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同时表示居家隔离期间这户人家不会进行任何出门的活动,垃圾都会分开处理,消毒也会按时上门,终于让这对夫妻安了心。

“说起来还要感谢我们小区里不少热心的党员志愿者,他们用专业知识给居民们科普到底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所谓的飞沫传播又是怎么一回事,科普到位了,很多居民就都不恐慌了。” 晏晓蓉总结道。

治愈出院:居委干部来到大门口迎接

2月17日上午,包含陆师傅在内的21名确诊患者同时治愈出院。前一天晚上,他就接到了护士传来的喜讯,“你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听到这个消息,陆师傅开心得不得了,他说,自己以前也有出差离家的时候,但可能是因为生病,这段时间特别想念亲人。

这样的快乐也伴随着些微的忧虑,“不知道小区里的人会不会不欢迎我”。没想到治愈归来的陆师傅刚走到小区大门口,就遇上了一直等在门口的居委干部们。

“欢迎侬回来!”这一声问候,突然就解开了陆师傅的心结。

居委干部们准备的暖心大礼包里除了这声问候,还有一个便于联系的微信小群、一包口罩、一份健康管理礼包还有一些常用药。同时,居委干部们也叮嘱陆师傅回来之后还是要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外出。

“其实我自己也准备好了再隔离个14天看看。”2月29日,陆师傅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自己隔离的第12天了,家里人在他接受治疗期间,已经成功解除了隔离安然无事,自己也通过了复检,身体一切正常。

在居家隔离期间,陆师傅尽量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一日三餐都由家里人使用公筷单独放在餐具里拿进来,“我这次学到了使用公筷是个好习惯,以后也要发扬下去。”

3月3日,陆师傅迎来了自己从公共卫生中心出院回家的第15天,也是他解除居家隔离的第1天,“今天早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没有打电话问我体温,我还有些不习惯,后来才意识到已经解除隔离了。”陆师傅告诉记者,目前身体无恙,在上一次复查中从医生那里获悉病毒并未转阳,只是肺上还有一些轻微的斑点,陆师傅说预约了3月9号再去医院拍个CT看看。

生活渐渐走上正轨,现在陆师傅就盼着疫情结束,再和妻子一起返回珠海,回到自己的常住地去。

“没有歧视、没有排斥”,在上海找到家的感觉

居委干部们的工作却未曾停歇,从小年夜至今,从白天到黑夜,晏晓蓉和同事们忙了好几十天了。实际上,晏晓蓉是一名退休返聘人员,今年也已经57岁了,和她搭班的是一位85后党务工作者冯振国。

“说实话,现在已经是身心疲惫了。”冯振国如今除了排摸,还要进行口罩发放的通知工作。他的女儿今年才两岁,考虑到自己的工作要每日外出,还要走访外地返沪人员,冯振国将女儿送到了丈母娘家由老人代为照顾,防止影响孩子的健康。

晏晓蓉和冯振国在办公室内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记者了解到,2月2日起,居委干部们迎来了“援军”。区里的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来做志愿者了,小区里的党员们也站出来担起道口守护的重任了,多方参与让疲惫的居委干部们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对这次特殊的经历,陆师傅说,“最感激的肯定是医护人员,没有他们日日夜夜的救治,我也不会好得这么快,他们真的很辛苦。”在公卫的病房里,陆师傅从来看不清医生护士们的脸,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由于大家的防护服都从头包到脚,有时候还会分不清医生和护士,但他们在他心里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白衣天使。

而社区干部们也让陆师傅在上海找到了家的感觉,“没有歧视、没有排斥,都是因为居委干部们把工作做到位了”,如今,微信群里依旧有居委干部们发来每天的问候。

正视病情、行动迅捷、热心关切、消除偏见,这就是陆师傅所感受到的上海力量。(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援鄂医务人员郭惠萍:武汉 我们等你满血归来

武汉。当我打下这两个字,一种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自2月7日抵达武汉,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支援的这段时间,将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