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先服药是哪门子防疫“创新”
黎青 作□罗志华
云南临沧“强制师生服用大锅药方可入学”一事,引发争议。临沧市临翔区教体局曾于2月29日下发通知,要求区直属学校及幼儿园的学生家长自行购药并上传喝药照片。3月2日上午,临沧市教体局回应称,服药一事基于自愿原则;争议做法,系个别教体局、市直学校开展,目前“暂不执行原通知”。(3月2日《新京报》)
过去缺医少药时,一些医生会在不同的季节采集不同的草药,熬制成汤药。然而时过境迁,当前不仅医疗条件大为改善,而且医疗卫生法规也较为健全,多年前的做法契合当时的情况,但放在现在就很不合适。譬如过去赤脚医生没有医师资格证,处方管理也没有现在严格,再照搬过去的做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法律也不允许。
用药是医生的事,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同样道理,主管防疫的是卫生部门,涉及服药等专业强和风险高的事更是如此,教育部门推行这一做法之前,若没有征询卫生部门的意见,就属于越界做事,容易因专业知识不足而犯错。
服药“非强制”,有为此举开脱之嫌。要看到,要求将服药过程拍照上传,实际上将学生服药当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此事看似“非强制”,却具有不小的强制力。即使服药纯属自愿,也有违基本医理,对防疫毫无帮助,还徒增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并让学生承担药物副作用风险。
学生集中服药是过时的做法,不管服的是中药还是西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很不合时宜。粗放医疗已让位于精准医疗,个体差异受到关注,没有哪一种药普适于所有人,即使被认为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也需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同病也有异治时,何况学生体质千差万别,当然不能同喝一锅药。
复课防疫是当前即将面临的一大挑战,教育部门希望能够找到兼顾教学与防疫的好办法,一些创新的举措也可能不断涌现,但防疫的任何举措都要以科学为依据,都要尊重医学的专业性,否则,就难免走弯路甚至碰壁。
新闻推荐
2020年3月3日上午9点30分,上海市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通过全程在线庭审的方式开庭。被告人及其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