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护士抗疫微日记? | 护目镜后的我像一个800度近视的人

澎湃新闻 2020-02-13 13:35 大字

2月12日,武汉,多云

不知不觉,我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病房工作已半月有余,渐渐的已经适应每天戴着口罩,闷的透不过气。防护服里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工作状态,想一想人的适应能力还真是强呀!

带上口罩、护目镜、面屏的时候,护目镜后升腾起的雾气,让我瞬间就像是一个800度近视的人,看什么都是糊的,只能凭感觉摸索,每一针颈外静脉穿刺,用尽全力,看了又看,生怕出错…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下班后,脱下护目镜的一瞬间,全世界都清晰了!

大家说我们是“逆行者”,说我们舍大家为小家,而在护目镜后的我,才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是我的“逆行者”同仁们,是站在我们身后全力支持我们的人们,才让我们义无反顾穿上这身盔甲,一遍遍,一次次不停的去适应、去磨合、去战斗,只为了有一天彻底脱下这一身盔甲,你我都站在阳光下,好好看清这世界。

抗“疫”路上,有你有我,愿我们同舟共济,共克难关!一起加油!

【编者按】

从1月25日(大年初一)起,澎湃新闻持续刊登上海护士长潘慧璘在武汉“抗疫”的日记体文章。潘慧璘在大年三十晚随上海首批医疗队飞赴武汉支援,此行共136名医务人员,她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和此次医院领队,与另外两名同事一起,踏上“抗疫”征程。

潘慧璘今年44岁,大家都叫她“老潘”。她个子很高,在人头攒动的虹桥机场候机楼里,记者一眼就抓住了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抹泪。说起前方疫情她并不显得特别的紧张,但是提到家里年事已高的父母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告别总是匆匆。登机前她笑着告诉记者,此行的任务就是当好领队,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通过与院方的沟通,以不占用太多时间为原则,潘慧璘每天以微日记方式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可能是只言片语,抑或是一段语音。

潘慧璘作为上海力量驰援疫区,代表着上海精神,上海素质,同时,也让我们牵挂136名医护人员在那里的每一天都安好。

(日记或随时被前方的疫情形势打断,一有新的讯息将及时更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小镇战“疫”

原本元旦前就如约而至的假期,因为工作原因,直到腊月十五才从学校回家,回家后我就开始计划着春节后的旅程。没想到,突如其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