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线医生尚秀玲:“患者不用记住我是谁”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副主任医师尚秀玲,她和队员已在武汉奋战了近20天。
“今天我负责的病区共有11名病人出院了,我和同事们都特别高兴。”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副主任医师、福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生尚秀玲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福建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目前分管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两个病区,她负责其中一个病区。
每天早晨,尚秀玲都会到病区查房,近期每天都有病人出院,但武汉疫情依然严峻,医院收治的重症病人只增不减,医院方面只能不断增加床位,这对团队的体能和耐力都提出巨大挑战。
患难见真情,在治疗期间,患者和医护人员结下了独特的情感。近几天,尚秀玲经常收到患者寄来的感谢信,有的患者只知道她是来自福建的医生,并不知道知道她的具体单位,所以写信时往往把单位写错。
“患者不用记住我是谁,只要能康复出院,我们就很开心。”尚秀玲说。
“生怕团队中有谁倒下了”
尚秀玲和队员已在武汉奋战了近20天,这可能是她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1月27日,她和其他137名医护人员一样,踊跃报名参加支援湖北的医疗队。
飞机落地武汉后,大家处处小心,随时穿着医院配给的红色服装,哪怕到酒店还始终戴着口罩,每次从外面回到住处,大家都要不停消毒。
“我们无法像平常一样去工作,面对患者时都浑身全副武装,穿了好几层防护,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把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两只眼睛能看到外面,即便是眼睛也戴着特殊眼罩和护目镜,护目镜还有一层面屏,耳朵也被遮住了。”尚秀玲说。
她和患者见面通常要保持距离,这样势必会影响正常问诊、听诊和查体,说话也都很大声,否则听不见。
“只要穿上防护服,根本没办法正常喝水、吃东西,一次性防护服,只要脱下来,就没办法再穿了,为节省物资,医生只能一天不喝水,时间一长,难免内心有担心和焦灼。”尚秀玲说。
福建医疗队中的队员大多是资历丰富的主治、副主任和主任医师,大家应对病情都很有经验,即使如此,也经不起长期疲劳作战,心态上难免焦灼不安。
2月10日,尚秀玲管理的病区有位重症病人要转至ICU病房,她派出两名医生和一名女护士协助转院。在转院过程中,女护士由于过于恐惧,心率一下跳得很高,经过检测达到了160次以上。
“我见到她浑身都湿透了,让她休息了一阵儿,才稍微好了一些,最后检查和询问没什么毛病,我才放心。”尚秀玲说,身为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团队负责人,她生怕出什么事。
“我自己倒不是特别担心,生怕团队中有谁倒下了。”尚秀玲说。
尚秀玲
希望能有奇迹发生
在10周岁女儿心目中,尚秀玲是一个“辛苦的妈妈”。近期在一次和女儿聊天时,女儿问她“你会孤单吗?”她的回答是:“我不会,因为我有百余名队友陪伴。”
尚秀玲负责的病区是临时组建起来的“科室”,此前彼此并不认识,经过近20天的共事,目前已锻造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碰到事情大家没人躲,全都是往上冲。”尚秀玲说,她常为团队呈现出的精神状态所感动。
武汉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超乎想象。
“我负责的病区原来45张床位,现在加到57张床位,每名医护人员分早、中、晚来排班,早班是上午8点至下午1点,中班是下午1点至晚上8点,晚班是晚上8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虽然我们希望用排班来让医护人员保持休息,但很多人会主动要求连续值班。”尚秀玲说。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领导要求增加11个床位时,队友很快理解了医院领导的用意和难处,纷纷表示说“没问题”。
在危难时刻,尚秀玲感动于团队迸发出来的奉献精神,另外她还感受到来自患者家属对医生的期待。
“我刚到武汉就接到不少人打来电话询问和求助,乃至还有医生委托帮忙探望家人,他的爱人也是医生,在接诊期间被感染了,作为丈夫他非常关心爱人的病情。”尚秀玲说,每当碰到这样的情况,她都倍感责任重大,希望尽量创造条件去帮助更多人。
“只要能住进医院的病人,应该来说都很幸运,至少有地方住。”尚秀玲说。
医生也有无助的时刻,尤其在面对重症病人时。她记得有位年轻医生才30多岁,在治疗病人时被传染了,原以为病情很快会好转,未成想病情一直恶化,以前只须带无创呼吸机吸氧,现在气管插管了,病情仍不容乐观。
“有时病人即使给他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治疗服务,最终未必是一个好的结果。”尚秀玲说,每当这个时候,医生时常感受到低落、挫败和无助。
近期,她所在病区参加了新药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这让她和团队都很期待,盼望能有奇迹发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公安部:各地交管部门要积极提请政府 采取免费开放公共停车场等措施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刘奕湛)记者12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交管部门要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