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年味 ◎王世奇
[摘要]◎王世奇
年味是什么?有人说年味就是家乡腊月集市上的热闹喧嚣,有人说年味是备年货时的忙碌,有人说年味是过新年时穿新衣戴新帽的欣喜,有人说年味是过年时各种年食美味,有人说年味是过年时喜庆的氛围,有人说年味是合家团聚的温馨。
这些回答,看上去都对,但似乎又不太对。年复一年,这些约定俗成的年节内容,都还在一直延续着,甚至吃穿用度比过去更加丰富,但是人们却总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我觉得,年味其实并不是具体的哪一件事,而是一种幸福感,也就是个人需求被满足的感觉。以前生活水平不高,人们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时可以好吃好喝,穿新衣戴新帽,小孩子还能得些压岁钱。这些需求被满足的幸福感,就是年味。
而如今,生活好了,天天都像是过年,好东西随时都能拥有,以往过年时的需求很容易被满足,人们对过年反而没有了太大的期盼,甚至连备年货、拜年、发红包都是在手机里完成,更没了仪式感,于是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甚至有人感叹,过年比上班还累。认同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生活好了,但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却也越来越大了,春节假期时间本就不多,更谈不上休息,天南地北往返、走亲戚拜年连轴转,大酒大肉胡吃海塞,着实是折腾得够呛。
尽管年味淡了,中国人对过年的重视程度却没有变。你看看春节前那半个月,各地的机场、车站,各种交通工具的忙碌,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匆忙着,一心一意往家里赶,一定要在年底前全家团圆。这是中国人眷恋故土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对家的情感。
尽管年味淡了,但“年”的精神文化本质并没有变,人们追求团圆、喜庆、吉祥、美好、辞旧迎新的因素也没有变。人们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祝福、情感、理想与追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祭祖、驱邪、纳福、守岁、拜年等等,这些文化代代延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认同,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中国人每过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民族亲和力,提升一次民族凝聚力,也就加强一次民族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宝藏。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是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在农业为主的时代,年味更多是物质性的。而今,农耕社会早已转型为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互联网社会,物质条件已经十分发达,物质需求的满足已经不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年味。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年味应当是精神性的,应该源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我们要努力恢复、传承各种年俗和年节传统文化活动,增强精神内涵,追寻仪式感,把“年味”从物质生活的幸福感,变为文化生活的幸福感,这样才能使传承千载的“年”继续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如何预防冠状病毒,保护自己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