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片三十年 这是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原创 壹娱观察编辑部 壹娱观察
文/花花
编辑/冒诗阳
过去的2019年,如果盘点电影行业最热的词,“主旋律”必在其中。国庆档三部主旋律大片8天内收获50亿票房,此前的2018年、2017年国庆档收入分别为19亿、26亿(原纪录),此番大破纪录的表现标志着主旋律电影迎来新高峰。
经过商业化、类型化创作的主旋律题材,其票房号召力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和2017年的《战狼2》开始凸显,目前中国影史票房前10中主旋律电影已经占据4席。
在中国电影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主旋律作品开始被视为票房新增量。
制作公司也不再是只有肩负宣传任务的国营企业,老牌民营公司如博纳,后起互联网影企如腾讯影业,都开始大量投入主旋律和现实题材作品的制作中。
华夏电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就曾在活动上表示,《我和我的祖国》成功后很多人找到华夏电影,请教是否还能做主旋律影片。
▲ 《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或许从业者更关心的是,主旋律电影的成功有哪些可以复制。
主旋律的历史
首先要说,参看美韩两个票仓大国,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创作起步更早,且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竞争力。
2014年,抗日题材电影《鸣梁海战》多次打破韩国观影纪录,最后在5100多万人口的韩国创下1761万观影人次,同时问鼎票房冠军,这个纪录保持了长达五年。此后,韩国又上映了《暗杀》《军舰岛》等主旋律和商业兼具的题材,在海内外市场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美国的主旋律商业内容起步更早,80年代的《壮志凌云》、90代的《独立日》、2000年初的《珍珠港》内地观众都耳熟能详。而在扣除通胀后,美国票房排名第三的影片是《音乐之声》,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带领全家逃离占领区的故事。
▲ 《音乐之声》剧照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主旋律其实是真正的创作主流,我们谈论主旋律新浪潮,本质上是谈论主旋律的复兴,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市场化表达。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时期(1949-1966年),电影创作主要承担宣传作用,诞生了大量经典的战争题材影片《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上甘岭》,也有反应无产阶级百姓生活的《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可以说那时候的影片都是“主旋律”。
1987年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国务院电影局喊出“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的口号,这是“主旋律”一词正式被提到。当时对主旋律电影的内容界定为表现党和军队光辉业绩的革命历史题材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
此后,主旋律题材迎来了“沉寂前的辉煌”。
1989年的《开国大典》是国庆献礼片的代表作;1990年初的《大决战》三部曲成为军迷心中的经典,为了重现“三大战役”,许多大场面都是实景拍摄,参与拍摄人员超过10万,动用物资包括TNT炸药160吨、血浆100公斤、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1992年的《周恩来》在全国狂揽超过两亿票房……
但很快,1994年后,几乎年年票房冠军都是进口大片,国营电影厂内部存在积弊,在进口片和市场创作逐步开放的冲击下,主旋律影片渐渐淡出观众视野。同时中国电影也进入寒冬,1994-2002年全年总票房最低时仅8.1亿,最高时也不过14亿。
很少有人注意到,当时的主旋律影片已经开始变化。
1999年的《黄河绝恋》《红河谷》包含爱情、外交、民族抵抗等元素,2000年的《紧急迫降》是动作、航空题材,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 《紧急迫降》剧照
进入新千年后,电影厂改制,民营公司入局,行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百花齐放中,人们固有印象里说教意味重的主旋律影片,对于电影的主流受众——一二线城市、35岁以下人群并不具备吸引力,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那时候的票房冠军是《英雄》《手机》《无极》《功夫》等。
但这不代表民营电影公司不愿意触碰主旋律题材。
2007年,华谊出品的战争片《集结号》斩获当年国产票房冠军,2009年华谊又推出谍战片《风声》,后者和中影出品的《建国大业》在当年国庆档包揽了超过八成的票房。
《建国大业》集结上百位明星的人海战术和强大的宣发势能让全国观众记忆犹新,也开启了主旋律影片的新思路,该片取得当年最好的国产电影票房成绩——3.93亿。
在《建国大业》的联合出品名单中还有博纳的身影,如果说华谊对战争题材的偏好来自于创始人的军队大院背景,那么博纳在早期就能参与到官方大制作中,跟总裁于冬的体制内出身不无关系,他曾先后供职北影和中影。2009年贺岁档,博纳出品《十月围城》,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国营主导,民营共进,主旋律电影新一轮的探索就此拉开。
商业化思维进入
主旋律题材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市场化探索,这条路不可谓不漫长。
最直观的是数据方面,我们统计了票房前8的主旋律电影,票房集中爆发在去年,前五里有三部都是2019年上映的。
但此前《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作品的铺垫不可忽视,这三部影片上映首日的排片和票房都不是最高,却在后期依靠口碑拉出了漂亮的长尾走势。
跟主旋律题材这几年逐渐受市场青睐如出一辙,于冬的一席话最能反映这种转变:“《智取威虎山》的宣传点是好莱坞式的谍战大片,刻意不往主旋律上说,到了《湄公河行动》宣传口号就是“保家卫国”,到《红海行动》更是往主旋律上去。”以往做主旋律宣传不主动提这个词,现在知道市场接受度高,就可以大声说出来。
变化的背后是创作者不断向商业化、类型化靠拢的尝试,就为了一个目的——让主旋律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黄建新在担任《建军大业》监制时邀请刘伟强作导演,因为“这类影片一定要拍得好看,年轻观众才会喜闻乐见”。他自己在拍摄完《智取威虎山》后,害怕电影过于“伟光正”惹年轻人反感做了多次试映,就怕观众感到在讲道理。
《湄公河行动》中,林超贤坚持他对商业电影的判断,一上来就快节奏把事件背景和商谈带过,主角上场,然后切入紧锣密鼓的抓捕准备,镜头转向越南边境。《湄公河行动》的另一个特点是英雄人物不再脸谱化。张涵予饰演的老高射杀娃娃兵,彭于晏扮演的探员做出复仇选择,都让人物性格更加立体。
▲ 《湄公河行动》剧照
能有这些变化也是因为主旋律创作的类型和尺度在变灵活。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出品人傅若清透露了影片十二字方针: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
创作就是围绕小人物,历史大背景中的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情感。七个拼盘故事本来并不被看好,傅若清原以为票房能到15亿就不错了,最后却远超预期。观众很容易为天台上的小男孩揪心,对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会心一笑,全家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记忆。
伟人题材里面,今年上映的《决胜时刻》宣发一大重点就是此次的人物塑造,毛主席等人会更生动、更接地气。毛主席看戏会跑到后台,看见梅兰芳就喊“拜见大师”;发现身边的警卫员有心仪的女孩,还会帮他写情诗。
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现实题材是重心
现在可以说无论是政策还是创作层面,主旋律题材都正在迎来黄金时代。
翻看今年上影节各家公司发布的片单,上百个项目中重大历史题材、年代戏等约占20%。其中,腾讯影业发布34个项目,15个是“时代旋律系列”,包括《奔腾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紧急救援》《我们的西南联大》等。
中影则有《百万雄师》《海龙号》《反击》等,上影有《大学1987》《大禹治水》,博纳推出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
▲ 《决胜时刻》剧照
其他电影公司也相继放出具有主旋律色彩的作品。万达有电影《解放了》和多部剧集,光线董事长王长田表示会和张艺谋合作新片——反腐题材电影《坚如磐石》,北京文化有《特警队》,耳东影业有《八秒半英雄》,大地影业有《中国缉毒密战》等。
现在的主旋律内容不再是一拨人苦耕,而是全行业献策献计,热火朝天,各展身手。
国营公司是主旋律大户,有调动核心资源的底气和能力;老牌民营公司,则积累了丰富的主旋律结合商业电影的创作和宣发经验;新生代的互联网影业,凭借身后的数据和平台资源,也在其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本次《紧急救援》宣发,可以看到腾讯影业联动国民手游《王者荣耀》助力营销破圈层。《王者荣耀》超人气虚拟偶像“无限王者团”为影片献唱片尾曲《迎难而上》。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发现,目前的主旋律作品,票房成绩最好的类型是结合动作大片,带有军事、公安题材,这类影片往往投入巨大,《湄公河行动》投资就达到了1亿美金。
另一个热门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平民英雄故事,比如《紧急救援》《中国机长》《烈火英雄》,这类影片题材新颖,也具有动作片或强共情的特点。只是改编热门事件需要从社会舆论到官方定调的全方位考量,十分考验出品方对题材的创作及把握能力。
于冬曾表示,拍《中国机长》是因为事故调查已有定论,机组受到官方认可,才拿下这个题材。
▲ 《中国机长》剧照
对影视公司来说,还有一个方向是制作彰显主流价值观、反映当下老百姓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现实题材作品。
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在行业论坛上将发展重点总结为“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守住主流价值观,我们要拍摄忠于这个时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故事,拍摄让人民群众温暖的故事,拍摄让社会更加稳定的故事。”
腾讯影业CEO程武在早前的内部邮件里也明确表示,“像腾讯这样体量的企业,我们也应该肩负起应有的文化担当和时代使命,让人们在光影和故事里,看到生命的美好,获得更多前行的力量。”根据《半月谈》报告,腾讯影业也是参与主旋律作品最多的互联网影视公司。
在国营影企、传统民营影视公司、互联网影企的三方助推下,可以想见,未来观众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主旋律作品,而要想出彩,题材创新和匠心制作缺一不可。
原标题:《主旋律影片三十年,这是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1月14日下午,1个集装箱共计23.94吨美国鸡爪,在上海青浦海关西郊国际查验场进行卸货查验后,由海关第一时间签发《入境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