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要事业更要健康 上海浦东破解创新人才“健康壁垒”

中国青年报 2020-01-20 07:05 大字

一个基层的青年联合会,能做些什么?青联委员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在上海浦东,这里的基层团组织正通过青联改革的契机,让青联委员对青联的工作更有“参与感”,让青联的活动更能发挥实际作用。

2019年12月中旬,上海浦东的青联委员聚集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这一次,人来得特别齐。这不是普通的青联活动,它有一个颇为严肃的名字——浦东青联议政咨询会。这样的议政咨询会,给了青联委员一个“向上反映青年诉求”的好机会,远比一场足球赛、一次公益活动对委员们的吸引力更大。

王道雨是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总经理,也是上海浦东的一名青联委员。29岁的他带着100多名青年员工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打拼了5年,“我希望,浦东可以给创新创业人才一些健康方面的政策,比如特殊的挂号平台等。其他地方招商可能跟我们谈钱、谈地,浦东可以谈健康”。

要事业 更要健康

此前,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联合会面向数百名浦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26-45岁的创业者及企业高管)进行的一项健康调研显示,在浦东工作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看重“健康管理和优质医疗服务”。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人群认为健康管理“非常重要”(70.51%),超过七成(73.52%)受访者认为,在政府政策供给的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应为人才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以弥补公立医院排队时间长、问诊时间短、个性化服务少等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汇聚了众多创业公司高管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是浦东创新创业的“智库”和“动能”。由于工作繁忙、频繁出差、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这些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很难抽出时间到医院就诊。同时,由于浦东人口数量众多,但三甲医院等公立医疗资源较为有限,使得人们看病时排队等候的时间很长,就医体验欠佳。

“对健康管理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要,已成为浦东人才的“刚需”,”前述报告称。调研显示,只有约四成(41.63%)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健康,超过一半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55.66%)自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有2.71%的人群对健康状况感到非常忧虑。

从具体症状看,由于长期加班、精神压力大、久坐缺乏锻炼因素等引发的“办公室亚健康”是元凶。排名靠前的症状依次是颈椎、背部、腰部或四肢疼痛(48.4%)、失眠或睡眠质量低下(39.27%)、疲乏无力、反应迟钝(35.62%)、焦虑、健忘、注意力不集中(33.79%)、食欲不振或腹泻、便秘(27.85%)。

有超过六成(62.1%)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紧随其后的是情绪容易暴躁、焦虑(45.66%)和肥胖(31.05%)。

看个小病排队两小时,值不值

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却没有时间去看病,这是浦东创新创业人才的现状。

上海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总经理李翔是上海市引进人才,他2015年回国创业,至今已为浦东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公司也发展到收支平衡且有纳税的档次。他告诉记者,2019年全年,自己只去过一次医院,而且去的是社区医院,“大医院太挤了”。

李翔说,自己刚回国时曾购买了一年数万元的商业医疗保险,但后来发现,所谓的高端医疗保险在中国与在国外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比如,我要预约华山医院国际部的号,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我至少提前一周;而它给我预约的专家,其实在华山医院本部就有,我用医院App排个队也能约到。”他认为,如果政府能给认定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通畅的就医环境,这会成为他们在上海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有近两成(19.18%)的创新创业人群没有去过医院,去医院的人群主要是陪同家人(39.27%)以及出现咳嗽发热、腹痛腹泻、胸闷胸痛等急性症状(30.14%)。有闲暇时间前往医院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仅有22.37%和2.28%。

在被问及“不愿意去医院”的原因时,有近七成受访者(69.86%)认为是没有充裕的时间,其他原因还包括认为医院环境不尽人意(27.4%),缺乏优质医疗资源(21%),以及就医花费过高(17.81%)。

能否提供合适的创新人才就医通道

当被问及“最想解决的问题”时,青年创新创业人群中排名最高的选项是就诊等候时间长(52.05%)。此外,受访者的诉求还集中在希望能有个性化的体检和报告解读(40.64%),延长问诊时间、增加医患间沟通(34.25%),请到专家名医看诊、手术(34.25%)。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人群的收入远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年收入低于15万元的受访者比重不到两成(18.69%),年收入在80万元至200万元和超过200万元的高收入群体分别为15.42%和3.27%。

而这些高收入青年群体却不爱买保险。其中持有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的比例不到一成(8.33%),基础医疗保险仍然是最主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占比超过八成(85.71%)。持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的比例都在四成左右(39.88%和44.05%)。

“不是我们不愿意花钱,而是花钱也解决不了专家号、排队等候时间等问题。”李翔说。

事实上,不只是收入颇丰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有需求,医生群体也有“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提供收费问诊服务的需求。

一名医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医疗团队在公立医院做一台儿童心脏外科手术的总收入是1000元,“到我自己手头可能只有200元”。但作为一名专家,他的门诊挂号已经预约到了两个月后,且他的号在“黄牛”处售价超过500元。

“浦东有好几家三甲医院,这些医院的科室、专家都是大牛。如果政府能通过政策或者平台,让医院、专家可以与有需求的青年群体对接上,我们很愿意在这样的官方平台上为他们看病。”这名医生说。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青年精英群体能够接受的付费健康服务项目中,接受程度较高的是个性化服务和全面健康管理(47.09%)、门诊绿色通道服务(42.23%)、线下24小时家庭医生服务(40.29%)、膳食、运动的指导或干预(33.01%)和名医手术预约服务(25.73%)。

对此,浦东新区青联提出了试点“免排队”绿色就医通道、建立覆盖家庭的保障体系、推广“一人一档”长期健康管理服务、建立突发疾病应急医疗机制等政策建议。

据悉,青联议政咨询会是“浦东青联汇智行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映青年呼声”。团浦东新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议政咨询会成为社会公众、专家学者、政府机关之间信息沟通的连接器,围绕公众切实需求开展课题调研和汇智建言。(原题为《上海浦东破解创新人才“健康壁垒”》)(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武汉新增17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 截至17日24时累计报告病例62例,治愈出院19例

新华社武汉1月19日电(记者廖君黎昌政)武汉市卫生健康委19日发布通报说,1月17日,国家和省市专家对全武汉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