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今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高考成绩是主要依据,占比不得低于85%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1-16 08:42 大字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于忠宁)教育部今天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自2020年起,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同时,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近年来,自主招生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和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解决自主招生中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教育部指出,“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起步阶段,“强基计划”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教育部要求,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值得注意的是,“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介绍道,这是因为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为保证招生公平公正,“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此外,将“强基计划”纳入巡视和督导工作范围,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新闻推荐

发问代表委员 小记者们用自己的视角在上海两会上找答案

2020年1月15日,上海世博中心,小荧星记者团在现场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朱伟辉图在2020年的上海两会会场上,一群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