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塌陷背后的深思

成都商报 2020-01-15 03:19 大字

事发现场

西宁路面塌陷 已有9人遇难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赶赴青海西宁路面塌陷事故现场

13日17时30分左右,西宁市城中区长城医院门口公交车站路面突然发生塌陷,一辆正在站内上下客的公交车坠入塌陷坑内。事故发生后,西宁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西宁消防救援支队6个中队出动19辆消防车、92名指战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截至14日22时10分,已有9人遇难。目前,遇难者身份正在核对,事故原因也在调查中。应急管理部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处置和原因调查,督促有关方面针对近期城市地面塌陷多发情况,研究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据新华社、央视新闻

■延伸 当地两年10起塌陷被曝光

3起在公交站附近

记者注意到,西宁市人民政府官网的市民留言栏目中披露了多起被当地媒体曝光的塌陷事件。经统计,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西宁市各区有至少10起塌陷事件被曝光,塌陷情形包括“路面塌陷、地砖塌陷、水管爆裂致地面塌陷、地面出现空洞”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被曝光事件中,有3起是西宁市公交车车站附近路段的塌陷。据南方都市报

救援现场的身影

救出8个月大的弟弟

少年再救人时遇险

在此次事故中,一位黄衣服的小男孩救人行为引发全网点赞。监控画面显示,该小男孩从地坑的边缘救起了一个婴儿放到安全地带后,又返身救人。随后,地面出现了二次塌陷,黄衣服的小男孩掉进了地坑。

1月14日,有媒体报道小男孩已经被救出,随后有网友也在微博留言称,“救人的小孩是我堂弟弟。兄弟三人轻微受伤,妈妈现在下落不明,还未找到。”昨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该网友,她向记者确认:目前救人的小孩情况很好,在这次事故中,他的妈妈掉进了地坑。目前,他正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等待妈妈的消息。

据了解,“黄衣少年”名叫张某某,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甘都镇读六年级。张某某的姐夫说,前日张某某的母亲领着张某某和他的哥哥及八个月的弟弟,去青海红十字医院看病人,从医院出来时,刚准备搭乘17路公交车,路面突然坍塌。目前,张某某的左侧脸下颚有轻伤,自己所救的八个月的弟弟现在由亲人照料,哥哥还在进行治疗。

红星新闻记者 刘苹 潘俊文 罗梦婕 综合澎湃新闻

退役武警救人被砸伤:

刚抓住求救者,就塌了

退役武警孙万红当时参与了救援,其腰部遭硬物砸中,脊柱第三节粉碎性骨折,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据孙万红回忆,事发时,他和妻女走在街上,看见前方公交站突然塌陷,有人大喊救命,还有两人扒着路沿,脚下悬空,当时情形很乱。“我赶紧跑过去,刚刚抓住他俩的手,我站的路面就塌陷下去了。”

“掉进坑后,我看到上面的电缆线在呲呲打火,电线、路灯、管道横七竖八倒着,随后便听见爆炸声,因为以前在部队上经常投爆震弹,所以我并没有害怕。”孙万红介绍,当时自己踩在坚硬的石头上,上面的土不停往下掉,水很大,整个大坑像一只巨大的漏斗,水流将人冲走,很多人在大声哭喊。

“我也听到外面的女儿在大声哭喊爸爸,我的腰特别烫,但顾不得这些。身边一个年轻小伙也快速往下滑,他大喊叔叔快救救我,淤泥已经淹没到大腿根部,我伸手使劲把他往外拽。”孙万红说,后来绳索抛下来,大家一个一个上去。据中国新闻周刊

梳理国内三年55起地面塌陷

哪些原因造成?

地面塌陷事故频发不是错觉,而是事实。记者在慧科新闻数据库中,查找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标题含“地面塌陷”或“地陷”的中国内地新闻报道,去重后,发现事故总数为55起。

遗憾的是,在记者所查阅的两百多篇新闻报道中,有19起事故未公开事故原因。剔除这些案例后,以事故原因为主要线索,我们梳理了36起事故的发生时间、事发位置、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情况。这些事故看似彼此独立,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

这36起事故中,有10起虽被归类为“自然原因”,但存在措辞模糊的问题。比如其中两起事故,国土资源局勘察人员仅用“自然原因所致”概括,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另有3起事故,分别被归因为“泥土松动”、“水土流失”、“连续降雨”,水土变化和不良天气究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还是诱因,也不清晰。

谁应该承担责任?

55起事故中 能找到明确追责结果的只有3起

地面塌陷事故让人恐慌的是,它可以发生于不同的路面,比如行车道、人行道、公交站、校门口、小区内和酒店宴会厅。由于事发突然,行人或车辆若刚好行至事发路面上方,往往无法躲避,极易出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但与许多公共安全事故的处置方式不同,地面塌陷事故极少公开追责结果;其通常的处理方式,仅限于找到负责养护塌陷地面的政府部门或直接的责任方,督促其赔偿损失、恢复路面正常使用。

在统计的55起事故中,能找到明确追责结果的只有3起。其中发生于2018年2月7日的广东佛山地铁2号线禅城南庄段的事故,因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联、8人受伤和直接经济损失5328.8万元,共33名责任人受到了广东省政府调查组的处置。5个月后,佛山地铁2号线花仙区间2号联络通道施工区也发生了地陷,但并无人员伤亡,当地政府约谈了施工单位,仅要求其“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地面塌陷可以预防吗?

探地雷达法 可快速有效探测道路安全隐患

2017年至今,广州市科韵路附近曾发生两次地面塌陷事故,原因分别是污水管破损和雨水井渗漏。相近区域发生因相近原因引发的地陷事故,是偶然还是必然?

地下管道破损是地陷事故爆发最主要的人为原因。而排查地下管道的运行状况,可用技术手段实现。

2016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导则》(RISN-TG024-2016)。2018年3月1日,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发布了协会团体标准《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T/CMEA2-2018)。

广州市政协委员陈忠华在2019年1月15日,曾提交《关于开展广州市道路塌陷灾害预警的提案》,其中提及,“城市道路病害埋深较浅,仅在地下数米之内,探地雷达法能较为有效、快速、无损害地完成城市道路的安全隐患探测”。

去年5月,新疆克拉玛依曾引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研制的新型人工智能探地雷达,用于“透视”城市地下多材质的市政管线、油线,并监测城市道路空洞、疏松、富水等情况。

近几年地陷事故频发的大背景,是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但如果不正视地陷事故背后的原因且不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即便基础建设极速推进,一座缺少结实路面的城市也难以称得上是好城市。据澎湃新闻

新华锐评

人民需要脚踏“实”地的安全

一次地陷或许是偶然,但在某些地方,地陷却似乎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数次夺人性命!城市道路不是自然生成的地表,而是经过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后期维护的建筑。遭遇意外,不能屡屡诿过天灾。这些“偶然”事件,为何接连发生?塌陷道路是否是渣烂工程?工程验收是否存在管理失责?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如何推进?我国第一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出台已近10年,愿路面不再空心,莫让过路的市民战战兢兢!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云中:成渝,下一个“湾区”

我们的区域差距在一步步扩大。如果经济完全过于集中在一个地区,或过于集中在几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对大国来说不是一个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