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慈联副会长卢德之:中国慈善组织应“走出去”发挥作用
近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慈善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机构、社会组织、高校和企业代表一起共同探讨慈善现代化和脱贫攻坚相关议题。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以《中国慈善组织的全球责任》为题发表演讲,认为中国慈善组织应该“走出去”,为人类慈善事业和共享文明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国慈善组织正在“走出去”。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从基金会年报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共有13家基金会国际资助项目累计收入4908.179391万元,支出3402.881307万元,项目涉及安全救灾、扶贫济困、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南半岛和南亚地区,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促进作用。
卢德之在演讲中介绍了华民慈善基金会“走出去”的情况:近年来,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设立了华民研究中心;在约旦难民营设立跆拳道馆;支持中美战略慈善工作坊、东西方慈善论坛;积极参与了全球多家基金会和组织的活动。
“中国的慈善组织为什么要走出去?一方面,人类发展来到大变局时代,中国已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情况下,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与作用也要与之相适应。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冲击也越来越大,这需要更好地解释中国崛起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在我看来,中国慈善组织责无旁贷。”卢德之在演讲中称。
他认为,伴随互联网时代到来,科技发展加速了中国慈善组织的国际化进程,从行动方式到价值传播都应该具备中国特色,以及应当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同路径。
“共享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卢德之称,在建设共享文明的过程中,公益慈善组织发挥着先声作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1月14日电记者从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获悉,在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