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撕纸艺术:全凭手上的感觉

澎湃新闻 2020-01-11 16:08 大字

撕纸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因其不需要画草稿图,且不需要任何工具,是一种完全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来跟纸交流的艺术。很多人认为撕纸没有剪纸和刻纸精致,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实则不然,之所以会留下这样的刻板印象,与这项艺术的操作难度较高有关系。撕纸是一项独立的艺术,但由于撕纸家的数量稀少,所以造成了这门艺术处于发展缓慢的尴尬处境。

1月5日下午,壹字读书会于静安区文化馆举办了2020年的第一场活动,特邀请到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撕纸的传承人华兴富,带来迎新专场的活动讲解。撕纸源于民间,而华兴富,则可称为中国撕纸技艺“第一人”。

华兴富。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华兴富师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著名撕纸艺术家胡立德先生。华兴富长期潜心钻研民间剪纸、撕纸创作以及教学和技艺创新,他的作品以手代刀,以撕代剪,心识手应,徒手发挥,作品曾获长三角“手上功夫”大赛绝技奖,也曾多次在全国、上海市剪纸大赛中获奖,入编《世界优秀人才名典》、《中国剪纸名人大典》,其编辑出版的《撕纸艺术与技法》和《撕纸艺术》非常受欢迎,被誉为沪上一绝。

谈起自己是如何接触到撕纸的,华兴富这样说:“小的时候我住在长宁区,因为自己喜欢看书、读书,放学后去长宁图书馆学习,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先生,是位民间艺人,正在“空手撕纸”,没有用什么工具,就用手在撕,那是很困难的事,不像今天,我们有一张大红纸,当时没有那么好的纸,就用一张普通的白纸在随手撕,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不相信还有这样的事情。”华兴富看到那些作品,顿时觉得眼界大开,用纸也能撕出一幅幅精巧的画来。

“我的技艺属于海派撕纸,因为撕纸分北方撕纸和南方撕纸,上海撕纸就吸取了北方的窗花和南方的戏纸,上海的撕纸就是海派撕纸,是一纸成型的。”华兴富介绍道。

华兴富作品《新时代 新上海》获得上海“金剪刀”奖。

海派撕纸,又称新泾撕纸,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撕纸不用剪刀和刻刀等工具,而是以手代刀,通过手撕、整形、粘贴而形成的民间独特传统艺术,从民间艺术相传而来,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

“海派撕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老祖宗传下来的期盼和祝福,都用手表现出来。今年是鼠年,老鼠和元宝的造型都是我用撕纸符号表示出来的。但我撕纸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我不会用电脑,不会参考网上的图形,全都是凭自己手上的感觉。”华兴富这样介绍海派撕纸的特点,并坦言自己的不足之处。

接下来,华兴富开始正式对现场观众做撕纸教学。“不管去到哪,只要是有纸的地方,不管是广告纸、废纸、包装纸,都可以用来撕,都撕得动。以手代剪,以撕代剪,我们的老祖宗在没有发明剪刀和其他工具之前,就开始用手撕的技艺了。过去没有衣服,遮风挡雨都用树皮做衣服,用树叶做帽子,缝缝贴贴,都是通过手来撕。”他说。

活动现场。

谈到撕纸的传承问题,华兴富说:“这门技艺如果再不传承下去,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什么这么说?我的师傅今年已经91岁了,我自己也75岁了,如果再不传承,可能就没什么时间了。因此我参加了很多讲课活动,去各个学校,去居委会,下社区,很多人都说,撕纸他们之前从没看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老祖宗传下来的很多记忆就逐步消失了,我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是什么名人,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喜欢上撕纸这门技艺,所以我有一种紧迫感,想借助文字,把这么好的东西传承下去,但我不会用电脑,所以我用手写书籍,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书,在技艺上下了苦功。在中国不敢讲,在上海,我没有看到有第二个人出版过类似书籍。”华兴富说。

“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明办、学促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融书房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

去年华兴富手撕了许多金猪。(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重庆去年GDP预计增长6.3%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今(11)日上午,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幕。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