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何为国学与国学何为(二)
◇翁礼明
“国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是由“西学”催生的一个学术文化概念,是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碰撞过程我们用以自卫和反击西方强势文化的学术文化资源和思想武器。今天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文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学宝库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积淀着社会大众的审美情怀和人生梦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沃土,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深入挖掘传统学术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学资源将为世界学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道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辨,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精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民,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些文化经典铸就了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理想。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奋斗过程中培育出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惠民利民的仁爱精神。这些价值观念不仅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财富,也能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华夏民族以诗书礼乐作为教化手段,以敬天爱民为政治理想,建构起人伦有序、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模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人文精神支撑起国人的价值理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既是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家庭和谐的智慧源泉,也注入到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之中,成为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人文精神也塑造了中国人的包容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是在不断吸纳异质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三、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有克己奉公、精忠报国的担当意识,有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慈悲精神,有崇德向善、谦和有礼的个人修养,有文以载道、以文化成的教化思想,有笃实宽厚、中和泰然的生活兴趣,有形神兼备、刚健俊朗的审美追求。这些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精神财富。
《周易·大畜》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夫·汤因比说:“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 学习和熟知民族文化经典既是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新闻推荐
《人类起源的故事》作者:(美)大卫·赖克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译者:叶凯雄/胡正飞版本:2019年6月1日【作者简介】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