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七夕谈】送温暖要贴心更要实惠

甘肃工人报 2020-01-10 07:42 大字

穆明祥

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将至,各级政府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又开始了新一年忙碌的节日送温暖活动,意欲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关切与爱心送到广大市民、职工群众之中。此举,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物质与情感相结合惠民的大好实事,应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并加以点赞。

送温暖的对象应是面向社会多阶层人群的,但从历年给予送温暖的群体来看,大多选择的都是比较困难的市民、职工群体。给这些人群送袋面、送桶油、送块肉等年货,表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市民、职工的人文关怀、生活关切,让他们温温暖暖、欢欢乐乐地过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困难市民、职工群众,得到这些“温暖”后也会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其艰苦创业、打造美好生活的奋发图强精神和自身内在的作为潜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一袋面、一桶油、一块肉的送温暖形势虽说仍然需要,“温度”未减,但今天的送温暖,窃以为还应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切合需方实际,方能真正把温暖送到困难市民、职工的心上,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于春节期间所送的温暖,不仅只能温暖春节这几天,而且能够使其一年四季里都有温暖持续不断的感觉。

比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除了送一袋面、一桶油、一块肉等既有送温暖的形式外,还可以送一项技术、送一个岗位、送一个摊位等给一些无经济来源的困难市民、职工;或把这些困难市民、职工应届高考的子女登记在册,列为扶贫助学对象,待他们考上大学后给予就学经济补助等,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群经济匮乏、生活拮据之类的后顾之忧,把送眼前“一时”的温暖,变成送“长期”的温暖,把真正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让这部分人群真正体会到送温暖送来的切身实惠、持续温暖,让在年关里接收到的温暖一年四季里都能产生温暖效应——这是否可以称作为“精准送温暖”呢?

“精准送温暖”,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送温暖前做一些扎实的“送前功课”。这就是说,在送温暖前,通过调查研究、走访摸排,了解辖区用工单位的用工情况、贫困家庭服务劳力现状以及适合于这些群体创业发展的民生项目等。唯有把这些问题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把这些项目、岗位精准地送到他们的家里,具体的人群,让有劳力的家庭出劳力去做工;可发挥技术特长的家庭搞一些项目开发或开个小卖部、小商店抑或摆个小摊点什么的,这不更好吗?更会受到受温暖家庭的欢迎吗?

总之,送温暖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需要不断探讨创新的。唯有把需要温暖的人群最需要的温暖送到他们家里、送到他们心上,才能解决他们最关切的实际问题,也才能真正体现出送温暖部门所送温暖的价值所在。

新闻推荐

■图片新闻 归国志愿军烈士遗物首次对外展出

近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了归国志愿军烈士的遗物,总计372件。据了解,2014年以来,韩国陆续向中国移交志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