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寻找新时代的抒情维度

华西都市报 2020-01-05 02:00 大字

□罗麒

近二十年来王小妮、西川、臧棣、大解、路也等诗人以超然的艺术风度,聚焦于我们置身的时代抒写,凸显着诗意的风骨。在这一抒情群落和艺术趋附中,有一位年轻的实力派诗人李瑾很是引人注目,他新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集《黄昏,闭上了眼》,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新时代的动人图景,在诗歌新时代抒情维度的寻找上给人留下了多元而深刻的启示。

李瑾诗歌的显著特点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建构诗意空间。这种寻找诗意的视角在诗坛并不鲜见,审美日常化从1990年代起即成中国诗歌一种普泛的审美取向和抒情方式,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使用平凡生活中的物品、意象、细节与事态作为抒情载体,这无形中拉近了诗歌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李瑾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笔下的日常事物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确切地说,他不仅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提炼诗情,更善于寻找审美日常化与历史性抒写的平衡点。如他新诗集中有不少文本是关于地铁的,诗人时而在乘地铁时思考,时而在地铁中观察来往的过客,时而感叹旅途相遇的缘分,阅读它们就十分亲切。正像那首《地铁面相》所描绘的,地铁中“乘客们面无表情,他们抓着可以凭借的”,“一小时内,我们确定抓住的慢慢失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极近却又彼此陌生,旅客们疲惫得面无表情内心却又有各自的欢喜与烦恼,匆匆上车共度一段旅程,又匆匆下车继续各自的人生。这是现代化的典型景物带来的特有“诗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诗人对生活内在意义的敏感。再有《购物城记事》对购物城的描摹也颇耐人寻味,“现在,一层摆满了商品/二层,一个巨型超市把生猛海鲜改成/可以冷冻的肉骨。三楼,孩子的笑声/是易碎品,他们用童年及玩具演示着幼小无知/四楼,一个挤满了小吃的地方,正在/争夺顾客:商家耗尽了彼此的黑与白/五楼,我从来没有去过”。全诗看似在陈述一座普通商城的构造,然而结合诗的第一句“若干年以前/有三个公职人员为扑灭火灾殒身于此”,就与琳琅满目的商品、年幼纯真的孩子、忙忙碌碌的商铺之间构成了切实可感的张力,诗人没有直白地歌颂舍己为人的伟大,而用一句“偶尔我会看见五楼的灯光,它们黝黑/黝黑的,一如声声啜泣”,把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具象为幽暗的微光,含蓄的表达背后隐现着深邃的象征含义。其实,很多人一直对诸如地铁、机场、商城、幼儿园、手机、网络等和古典意蕴相悖的现代意象入诗持谨慎态度,而李瑾对于这些意象的启用是建立在敏锐的感觉与哲学性的思辨基础上的,这也使一系列的“现代”意象包含了更丰富的情感意蕴,形成了一种独辟蹊径的抒情维度,它们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打消一些评论者的疑虑。

细读《黄昏,闭上了眼》,发现诗人常以地铁、商场、幼儿园等现代化场所或北京的真实地点作为抒情场域,但在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一处充满美感的原乡之地,“城”与“乡”的交织乃李瑾诗歌创作的情感原点之一。

如果说从现代事物中攫取诗意和交错于城乡之间的情感原点,让李瑾诗的抒情维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征,那么对于历史与古典文化的体悟哲思,则让李瑾的抒情维度具有了某种历史性特质。循着诗人的咏叹,可寻觅到他真实的足迹,在《刘公岛,刘公岛》《寒山寺,怀乡》《石峁古城》《赤桑镇》《钓鱼城》等诗中,诗人游历山川、指点风物,似有古人临川赋诗、迎风咏古的遗风,却又不尽相同,有所翻新。

一位合格的时代见证者,必须兼具现实的精神原则和历史主义的眼光,李瑾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新时代的感动与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诗歌功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对于当下诗歌创作来说不止是收获,更是启迪。经典需要沉淀,新诗的生命还相对短暂;但也不必过度为“经典”焦虑,更不该将之当做降低创作艺术水准的借口。找准和时代对接的抒情维度,即会出现“动态经典”,而一代一代诗人的持续寻找,“恒态经典”就有了问世的可能保证。

《黄昏,闭上了眼》

作者:李瑾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新闻推荐

近百个新兴产业细分项目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集聚

新华社上海1月4日电(记者李荣)98个分布于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细分项目,4日在上海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