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以借用、租赁、购买等形式解决村、企工会活动阵地不足问题 江苏滨海1170个乡村“空关房”变身“工运堂” 现在,职工下班后有了活动场所,业余生活丰富了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1-02 07:50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伟 通讯员徐广坤 刘义昂)“我们村工会建了两个‘工运堂’。现在,职工下班后有了活动场所,业余生活丰富了。”记者日前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陈涛镇新滩村采访时,村党总支书记张冲如是说。该村的“工运堂”只是滨海县1170个乡村“空关房”变身工会活动阵地的一个缩影。

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滨海县职工人数增多,小企业职工活动阵地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滨海县总工会对16个镇(区、街道)、194个村进行调查摸底后发现,全县乡村不少农户迁移进城,他们原来在村里的房屋一直闲置,成了“空关房”。于是,县总在2018年4月出台《关于利用乡村“空关房”建工会“工运堂”的实施意见》,计划用乡村“空关房”解决村、企工会活动阵地不足的难题,既满足职工需求,又促进乡村振兴。

据滨海县总工会主席杨朝晖介绍,工会与“空关房”户签订租赁合同,根据房屋质量、面积、桌椅数量等,确定租赁价格,一般租期为3年,用较小的投入换取“工运堂”较大的实惠。工会采取争取镇(区、街道)资金支持、工会经费列支、上级工会以奖代补、组织企业家及社会各方赞助等融资办法,购买“空关房”作为“工运堂”的固定资产。

据了解,对于有些进城户还想回村居住的,工会采取借用的方式,在借用期间,爱护房屋及室内设施,如户主回村居住将及时归还。对少数进城户留在村里的较好的“空关房”,如果户主不想出售,工会主动与其沟通协调,将“空关房”交给工会代为管理,工会在房内办公产生的水电费等由工会交纳,每年给予户主一定的折旧费用。这样既解决“空关房”长期无人居住、容易霉变损坏的问题,又拓展了“工运堂”的发展空间。

目前,滨海县已利用“空关房”建立了1170个“工运堂”,设有职工书屋、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6个功能室,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也可以在其中进行。

新滩村新田服装厂职工杨华说,“因为工厂没有活动场所,业余文化生活枯燥,曾经想出村到城里的工厂上班。现在,下了班就可以和工友们到附近的‘工运堂’看书、下棋或者打乒乓球,不想出去了。”

“我在‘工运堂’参加培训后,掌握了冬瓜精加工技能,创办了一个供销合作服务联社,现有职工156名,产品销售到120多家超市,每个月纯收入20多万元。”郭党生说,“工运堂”是他创办企业的摇篮。

据统计,目前,滨海县“工运堂”共培训职工5400多人次,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768条,开展了养殖、种植、精加工等10多项劳动竞赛。

新闻推荐

今年一批新政策法规正式实施 纳税信用可以修复

新年伊始,一大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政策法规开始实施。进口商品买买买更便宜、医药费用负担减轻、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