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是时候将“飞刀医生”纳入合理渠道了

黄海晨报 2019-12-12 09:09 大字

郑山海

前不久有一位天坛医院的专家到山西某医院“飞刀”为一位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支架植入手术,不料在收取患者事先约定的1万元“飞刀”费用时,被家属录像并举报。致使这位专家和该医院帮忙收钱转交的医生均被停职。

(据《北京青年报》)

小地方做不了大手术,患者就只能跑大医院,既需车马劳顿,还难以及时看病和做手术,也免不了要多花很多钱。“送医上门”,成了一些患者的刚需。“飞刀”已经成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事情,但其在公开场合依然不具有合法身份。因此需要探讨的是,在现行模式下,是否可以将其纳入合法合理的渠道?例如,让“飞刀”这样的医疗行为,作为特需医疗的一部分,允许在规则范围内由“飞刀”医生自行定价。病人只需通过正常的医疗缴费手续将钱交付医院,由医院支付给“飞刀”专家,这样公开透明,也符合财务政策。

市场应该是最好的指挥棒,能非常清晰地反映社会的总体需求。对于“飞刀医生”这样的需求,不必忙着制止,可以试着找到其中的合理因素,正确引导和管理,让大多数人获益。

新闻推荐

外交部: 中国人权状况怎么样 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温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有关国家罔顾基本事实,对中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妄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