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贝聿铭的建筑人生 读《百年贝聿铭》■陈华文
居住,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而居住的载体建筑,是文明的产物,更是智慧的结晶。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长城,从西方的石建筑到东方的木建筑等等,中外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建筑遗产。只要我们的生活继续朝前走,建筑的发展就不会停歇。在众多建筑名家中,贝聿铭是学贯中西、融通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大师,他的人生历程和建筑作品,构成了一个时代最绚丽的文化场景。读《百年贝聿铭》,对于我们清晰认识这位建筑大师的人生历程、建筑主张及建筑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两位作者对于历史与文化、建筑与生活长期关注,曾出版多部相关著作。为了撰写《百年贝聿铭》一书,两位作者曾在纽约、巴黎、上海、苏州等地,采访贝聿铭的家人、助手、朋友,寻访了贝聿铭设计的标志性建筑作品。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既是一部贝聿铭的成长传记,又是一部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的编年史。
贝聿铭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在他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其获奖作品无数。他的设计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作为现代主义大师,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作品。
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栖居态度。淡定从容,才能感知那些蕴藉于大众空间、消费功能之中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淀积。多年来,为追寻工业化足踪、弥补城市化亏缺,不得不说城镇建设得有些匆忙。曾经,整个社会追逐物质财富的热情,某种程度而言淡化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憧憬;我们为了生活日夜奔波,却不知道诗意栖居的韵味。贝聿铭终生孜孜以求的,就是使栖居同时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和艺术追求,或许能帮助我们重新唤起,在平凡生活中发现、分享和传承文化的真诚向往。
在一定意义上讲,建筑与我们面对的一些重要的问题紧密相关,比如权力、荣耀、记忆、身份。但是建筑也是一种作品,一种艺术作品,建筑只有与真理并肩而行,才能显现其中的美。这真理是“栖”的真理,是对心灵寓于躯体的认同。建筑设计要形成躯体活动的物理空间,也要营造心灵活动氛围,借助结构造型活跃视觉张力,通过空间融合引领心灵平和,并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张扬心灵活动尺幅。这真理也是“居”的真理,是对生者寓于世界的认同,是对建筑在本质上要满足大众栖居消费需求的认同。建筑设计要尽可能发挥物理空间承载社会活动的实用功能,实现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通读本书不难发现,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粗犷的结构造型浸润着水墨丹青,无论是开放的现代元素,还是含蓄的曲径亭榭,执着的艺术追求并不影响这位现代主义大师规划建筑的实用功能,借助简单几何图形的巧妙堆叠,他总能完成空间布局的融合与延展,用艺术诠释作品的灵魂,以功能承载建筑的平实。
建筑是一种存在,一种文化存在,融入历史,才富于内涵,而历史则是文化的演进和遗存。这历史是“筑”的历史,是对居者筑其居所的认同。建筑设计在概念上要支持居者的文脉相传与个性彰显,在形式上要维系居者禀赋文化、与居所本土文化和谐相容,在结构上要支持居所衍生特色文化、见证历史沿革。贝聿铭重视在建筑艺术中融入历史领悟,这使他的诸多作品最终能成为文明演进的时空标记。
贝聿铭深受儒学影响,文化底蕴融贯中西。其人生经历和“艺术与历史相融合”的创作理念,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古老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有人评价,在使得现代主义成为美国公共机构的官方风格这方面,贝聿铭所作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建筑师,但是他本人似乎对贴在身上的各种标签毫不在意,也很少公开表达他的建筑哲学和建筑观点,他参加建设师行业的会议时,很多建筑师都热衷于表达自己的建筑观点和理念,但是他却总是不表达看法。这也引起了一些建筑师的不满,说他圆滑世故。但贝聿铭只是说,我不属于任何流派,也没有投入任何建筑运动,吸引并群聚追随者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好让自己成为有品牌的建筑师,那不是我的方向。
确实,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格,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具象的、抽象的,都会被他所用。在他眼里,自己设计的建筑不能自己说好就是好,人们说好那才是真的好,他相信他的建筑自己能说话。阅读《百年贝聿铭》,从贝聿铭的建筑人生中,给笔者带来这样的启发:无论从事建筑设计也好,从事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创作也罢,都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眼界必须宽广,一方面要善于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挖掘资源,另一方面要放眼未来,具有超前发展的眼光。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一个完整的脉络,若进行割裂,那么创新创造就是狭隘的。
新闻推荐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工作人员从管线旁经过(11月19日摄)。12月2日,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