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安全“冲浪”不上当
[摘要]超六成中老龄人有过网上受骗经历
微信聊天,网上购物……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中老龄人的生活。与此同时,中老龄人也是网上诈骗的重灾区。
“稳赚不赔”项目赔了32万
“有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大家有兴趣可以加我了解一下。 ”微信圈、QQ群里,经常可以看到这种信息,多数人置之不理,但65岁的退休老年人赵某就是被这样的“稳钱项目”,5天内骗走32万元。
赵某生活富足,喜欢炒股票,玩微信。不久前,有人在微信股票群里发消息,称有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可以帮人赚大钱,有兴趣可以加微信私聊。加上对方后,对方推荐了一个“老师”,通过与“老师”的聊天,赵某了解到所谓的赚钱项目就是一个博彩网站。
赵某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将100元钱转给了平台客服以购买彩票,居然真的赢了30元。 5天时间里,赵某泡在网上,从最开始的几千,到1万,到几万,最多一天一笔买了10万元。看着自己账户上的钱像坐了火箭一样快速增加,赵某开心极了。当看到账户上已经有60多万元时,赵某找到客服,表示自己打算提现。没想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
超六成人有网上受骗经历
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 (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龄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 (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值得关注的是,中老龄人发觉受骗之后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有68.3%的中老龄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67.2%选择“告诉家人朋友以防再次受骗”,只有25.9%和17.9%会选择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表示选择报警求助的仅有0.6%。
分析发现,被骗的中老龄人很大一部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并且具有经济自主性。在有被骗经历的中老龄人中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学历分别为39.4%和37.7%;小学学历仅占12.3%。中等收入和高等收入中老龄人居多,分别占67.1%和24.3%,低收入中老龄人仅占8.6%。
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中老龄人中有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中老龄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中老龄人表示是由配偶等其他人支配。
儿女对父母应“容错”
“客观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生理特征塑造了中老年人的三维生活世界,互联网某种意义上承担了‘第四维’的角色,互联网有可能也有必要为中老龄人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世界、新的生活愿景。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指出,为适应我国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可从改善互联网生态、增强中老龄人的互联网行动能力和提升中老龄人互联网使用的安全意识等多方面提升中老龄人网络素养。
调研发现,一些医生和基层政府更多地承担传播科学知识、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功能,能有效地防止中老龄人受骗上当。另外,包括儿女在内的家庭支持是增强中老龄人互联网能力、防止上当受骗的有效保障。儿女不仅应创造条件为父母接入互联网,还应树立“容错”的支持体制,包容父母在学习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错误,积极引导中老龄人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切实保护个人信息等。水运
新闻推荐
无事乱翻书,遇南宋蒋捷,一生困顿沧桑,其情沉郁,其词《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