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肇庆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发展腹地 三十一家媒体记者“走读肇庆”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 韦剑平 文/图
12月2日至3日,由广东省肇庆市委宣传部主办、西江日报社承办的“2019大湾区大西南媒体走读肇庆”活动在肇庆举行。经济日报、中新社、南方日报以及粤桂琼报业联盟等31家媒体记者齐聚肇庆,围绕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新区崛起、旅游振兴等主题进行采访。
采访期间,采访团记者分别到该市怀集县、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端州区走访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肇庆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等部门、企业或景区,聚焦肇庆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
“六大优势”
成就大湾区最大发展腹地
肇庆,古称“端州”,紧邻广州、佛山,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下辖8个县(市、区)和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肇庆凭借“六大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发展腹地。
一是区位优势。肇庆既是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又是大湾区对接东盟的唯一陆上通道,具有承东接西的交通区位优势。
二是生态优势。肇庆是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山、湖、城、江融为一体,森林覆盖率高达71%。
三是历史文化优势。肇庆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主要发祥地。
四是发展空间优势。肇庆是大湾区面积最大的城市,约占大湾区总面积30%,其中肇庆新区及周边可连片开发用地达800平方公里。目前肇庆的土地开发强度只有6.5%,拥有突出的发展空间优势,极具发展潜力。
五是营商环境优势。肇庆“数字政府”改革走在广东省前列,特别是推出了最优惠的外资企业扶持奖励政策,完善出台肇庆“外资七条”等系列文件,在用地、人才招聘、融资、技术研发等方面享有相应扶持奖励,为项目投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
六是产业后发优势。肇庆大力实施工业发展“366”、创新驱动发展“1133”、现代农业发展“611”三大工程,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个千亿产业集群,现已成功引进小鹏汽车、国信通、中电科等一批龙头企业。
◆聚焦新变化见证大发展
采访期间,采访团首先来到了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和怀集冷坑镇供港蔬菜示范基地等地,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情况及肇庆市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效。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3000多亩,通过连片土地流转,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更好地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年产优质供港蔬菜1.5万多吨,带动果蔬种植户1000多户。基地已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肇庆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肇庆高新区,采访团先后到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围绕“企业集聚产业兴”主题进行深度采访。
肇庆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是肇庆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当前,高新区正加快谋划建设大湾区协同创新基地,高标准参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农业部指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世界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生产企业。
“走读”期间,采访团走进肇庆新区华侨城、地下管廊,以及阅江楼、府城保护与复兴现场和七星岩景区,一览新区全貌,实地回溯历史,感受肇庆古今并存的独特魅力,见证肇庆以新区崛起、府城复兴“双翼齐飞”推进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在肇庆新区,“地上看不见一根管,空中看不到一条线,维修不挖一寸土。”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给采该团留下深刻印象。地下管廊项目共投资91亿元,长达45公里,成为肇庆新区的地下“动脉”。
总投资390亿元的华侨城项目,2018年11月动工建设。该项目规划在肇庆新区建设文化科技体验区、欢乐海岸岭南水街、360环球影院、影视飞板项目、时光飞车等。
据肇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肇庆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和广深“双核联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动肇庆绿色崛起、争当大湾区新秀,奋力开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新局面。
新闻推荐
12月5日,获救的“闽狮渔07705”轮船员乘坐救助直升机抵达厦门高崎机场。据福建海事局通报,12月5日6时43分,福建省海上搜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