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力量
邢 媛
由王蒙和赵士林两位先生以对话的形式撰写的《争鸣传统——王蒙、赵士林对谈录》一书之所以引起我的极大兴趣,或许在于它不同一般的叙事风格,它所倡导的时代风尚,它内在所彰显的自由自在的风韵。它清新而别致,积极的入世风范,反思性的批判,平实的格调。几番咀嚼,它如一丝清风,把脑海中残存的那些近年来关于传统文化的心灵鸡汤、沙文主义、虚无主义以及各种浅薄的碎片,轻轻吹拂到一边。
王蒙先生是文学家,赵士林先生是哲学家,人们总说文学与哲学是相通的,它们具有内在一致的精神与灵魂,尽管面对的对象不同,叙事与书写的形式不一样,思维活动也大相径庭,但真的思想是共有的,亦是很难骗人的,因为思想的内在特质在于它的真实性和真理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二位先生都是思想家,都是真理的追求者,都是意欲把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真相、真理讲出来的人。
《争鸣传统》之所以引人入胜,根本点或许就在于二位学者在说真话,在说基于他们对传统文化长期研究与反思形成的真实看法,没有渗入各种各样的噱头,把追求真理放在首位,因此,超越了所谓文学家或哲学家的专业桎梏,以一个思想者和真实的人的内在本质,说出了他们自己的灵动,十分自信地去“说儒”“说道”“说禅”、说“中国的美”、说“中国人的文化性格”、说“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诚如赵士林先生在《争鸣传统》的前言中所说,是在说“几句负责任的话”,是在说关于传统文化与王蒙一致的和不一致的看法与观点,包括异议、争论、交锋,从而使本书充满了张力。“这种张力,这些不争之争、似争非争、确乎力争,大概是这本书的看点吧”!亦如王蒙先生在后记中所说。
哲学家们常说,差异是美,同一是真,《争鸣传统》即是美与真的雕刻,是心灵与外在的对接。
《争鸣传统》具有不同一般的叙事风格,整本书都用对话的形式表达对话者关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看法,开创对所谓严肃学问叙事的新的方式,使严肃与轻松活泼相统一,保持差异又相互尊重,既不失彼此的支持和赞赏,又做到各抒己见,彼此抗争和反驳,尽显自由表达之风范,语词的锋芒常常垒起思想的高峰,无不令人神往。
用对话体的形式表达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及其意蕴的看法,虽不像那种体系严密的概念推演看上去“八股”,却使得涉及百姓生活秩序、国家秩序的组织、建构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议题的讨论,在家常叙事般的轻松、享受中自由展开。在《争鸣传统》中,两位思想家自由地讨论了多达161个问题,他们的对话,无一不涉及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之核心和关键问题,对精华的阐释,对糟粕的抨击;对进步思想之肯定,对腐朽和颓废之鞭笞。从中我们看到了二位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扎实功底和深思熟虑。比如关于儒家思想二重性的讨论,关于人之性善与性恶的辩驳,关于道家无为无不为的分析,关于禅学日日是好日、非有非非有的阐释,等等,思在其中,身在其中,魂在其中,深刻与犀利并存,赞赏与反击同在,启迪研究者深化研究,学习者亦能参与其中,发出声音,引导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辨析、判断与吸收。
《争鸣传统》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时代风尚,使这种以对话体的形式所阐释的思想富有了活力。如果说形式比之于内容总是外在的,那《争鸣传统》所表达的思想,则使这种形式成为助力思想出神入化的手柄。《争鸣传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倡导了新的思想研究的风尚,这是这部对话录以客体化的手段呈现出基本导向,它不是为解释而解释,为理解而理解,而是为推进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实践而思考,为如何正确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时代进步而探索。
《争鸣传统》是时代学术风韵的典范,它以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立场,以理论和实践相协调的态度,以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自由自在地去思考、理解和发掘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辩证客观地分析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与时代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的时代责任,饱含着两位先生以对历史的尊重来亲近历史,对现实实践的关注来理解现实,对未来的期许来对未来负责的学术立场,把学者的使命、学术的使命和我们时代国家、民族发展的使命,联成一个整体的学术志向,展现一种用心灵感受、用灵魂度量、用思想言说的学术风范。
(《争鸣传统——王蒙、赵士林对谈录》,王蒙、赵士林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据媒体报道,近日,广东佛山市里水镇合谊肉联厂被曝光存在“洗白”病死猪现象。本该在正规屠宰场无害化车间被无害化处理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