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 吴江海 互联互通,同城江南更幸福 “家在江南”系列评论⑤

安徽日报 2019-12-03 07:25 大字

上午从黄山出发,乘高铁不慌不忙到无锡吃午饭、集合,然后和采访团一行乘坐大巴一路高速,到黄山、泰州、嘉兴、青浦,最后一天下午从苏州乘高铁返程。为期9天的“家在江南”主题采访活动,在长三角6个城市边走边看,辗转约1500公里,首先体验到的是长三角地区高铁和高速路网的快捷与舒适。

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资料显示,长三角是全国立体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内通航机场23座,航线网络可直达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7个千万级机场,长三角地区有7个;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一半,以全国铁路8%的营业里程,承担了全国近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亿吨大港数、万吨级以上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长三角等级公路里程近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三分之一,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率先从交通一体化破题,以交通规划融合衔接为引领,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以管理协作、执法联动、信息共享、标准共建、政策协调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实施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全面推动交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构建一体化轨道网、高密度干线公路网和现代化高等级航道网,建立起安全便捷、绿色智慧、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目前,沪苏浙皖第一批重点推进的省际断头路17个重点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区域内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年底将全面实现。

互联互通,推动了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体系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脉,也是区域产业整合的前提,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支撑与服务能力。长三角作为培育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和展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窗口,其一体化的核心是市场、要素和产业的一体化,而交通一体化不单单是路网贯通、往来便捷,更关键的是全面促进环境、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加快人口、技术、资本等经济社会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整体联动性。互联互通的交通一体化,推动各地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目标,审视自身在一体化框架下的定位与发展,调整优化现有经济布局和新经济产业,不断消弭生产力重复布局、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互联互通,推动了长三角文旅融合发展。早上在黄山观日出,下午漫步西湖柳岸闻莺,晚上到上海赏外滩夜景。一日看尽江南景,昔日只能出现在诗句中,随着杭黄高铁开通,这一切梦想成真。目前,长三角地区5A级景区占全国比例超过五分之一,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一半以上,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长三角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超过2.2亿,人均收入水平迈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其中居民区域内旅游频次年均达6次。事实表明,几乎每一次交通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旅游方式的新变化,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带动沿途城市从“相加”向“相融”转化转型。曾几何时,长三角地区高密度的高速公路,催生自驾游、自由行,随后高铁缩短了城市间时空距离,跨省游变为短线游。前不久,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推出长三角旅游年卡,以及涵盖上海(名城)、乌镇(名镇)、西湖(名湖)、黄山(名山)、西递宏村(名村)、苏州园林(名园)、南京博物院(名馆)等长三角顶级旅游资源的国际旅游精品线路,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迈入全新阶段。

互联互通,推动了长三角民生共建共享。与其说“断头路”打通的是长三角路网,不如说打破了地域边界、打通了民生关切。从人流到物流、从信息流到资金流,长三角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便利、企业受益,强化了区域认同,促进了社会和谐,“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今年上半年,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7座城市实现地铁刷码互联互通。互联互通的不仅仅是交通行业,让民众生活更美好,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追求。前不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5条区域公交线路,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间开通;长三角41个城市38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医保“一卡通”,居民在该区域内异地门诊、住院就医可实时报销,共享区域优质医疗资源。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憧憬未来,随着长三角公交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轨道交通“一码通行”覆盖面逐步扩大、“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形成,特别是社会治理共建共治、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长三角人”将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推荐

美方乱港制华的图谋注定失败

□新华社评论员近日,美方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这一霸权行径,严重干预香港事...

 
相关推荐